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百六十三章. 林家 (1 / 3)
二百六十三章.林家
由于平定戴潮春事件时,林文察与台湾的地方官吏争功,招来嫉视,而且林家财势的膨胀破坏了中部地区巨族间的势力均衡关系,加深了族敌与林家间的仇怨,邻族结合官府俟机反扑。
果然,林文察一死,其胞弟林文明便成为这两派势力报复的对象。官民夹击下的林家,被控告强索土地,又有风言林奠国、林文凤潜逃南洋,林文凤后返家,为南洋外藩所聘,实为意图不轨,所以林家涉嫌叛逆,变成了闽台大员口中的密报。
由于林文凤兼了马鞍山炮台统领,常居台南马鞍山炮台,后来安平事件,驰援安平协,协调于英人的冲突,最终英军退去,清廷的谈判底线得到了保证,也得到了朝廷的奖赏。但也是由于其受聘联邦的身份,引起了当局者的注意,当然啦,有褒有贬,亲近联邦的自然不会为难于他,可是另一帮就不是这样了。随着林家声威日隆,文凤在台湾往来奔波,留守林家的文明又有兼任马鞍山炮台的意向,这就更让林家的族敌恼火了。
林文明生于1833年,为林定邦次子,身形魁梧。1850年,时年十七岁的林文明与哥哥林文察率人击杀之以报父仇,因而使两人被官府通缉,但似乎未被审判定罪。
1854年,林文明同林文察协助平定小刀会战事,而获得官府赦免。1856年六月间,林文明考取了彰化县学武庠。1861年太平军攻入闽西,林文察领军收复长汀、连城等县,林文明即以武生身分领军作战,表现杰出,得以晋升为千总,并获留闽尽先补用。1862年,林文明与哥哥林文察会师龙泉,成功击溃拥有兵力优势的太平军,并收复遂昌、松阳、处州等地,而林文明也因战功优异,于该年晋升参将。平定戴潮春事件。此战林文明表现杰出,晋升为副将,并赏戴花翎。1865年,林文察将平定内山的军务交付林文明,并于9月15日令林文明执行军务。
林文察战死于漳州万松关。林文明身为家中辈分最高与官位最大者,顶厝系的林奠国辈分上比他大,但此时林奠国滞留沙巴,自然成为雾峰林家的家长。由于受到台湾兵备道丁曰健的压迫,林文明于戴潮春事件时立下的功勋被刻意忽视,而其在台湾的军务也在林文察死后被收回,使其在官场上难以更上层楼,因而将重心转为家族社会经济地位的扩张与提升之上。
1869年九月,林家接连不断的官司缠讼和抗争终于惹恼了官府,时任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的英桂决定派专员查办林家,并提请杨在元为台湾镇总兵,黎兆堂为台湾兵备道,以顺利完成整肃林家的任务。
黎兆棠,字召民,本籍广东。1869年奉旨担任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杨在元,字楚荣湖南宁乡人。先随楚军刘典,后受左宗棠赏识。1869年奉旨接任朱德明担任台湾镇总兵,是台湾道制约的台湾地区最高军事首长。
以万斗六洪家和林日成家人为主要呈控人的案件大量增加,内容主要控诉林文明在戴潮春事件期间藉攻打庄厝时侵占他人田产或掳掠女子。面对这波控诉,林文明也不甘势弱,一方面说自己遭到不白之冤,另一方面指控林洪两家行为仍有不轨之处。由于林家身为平定事件功臣,在这波官司中获得优势,使其中多数官司无疾而终。然而,与林应时的官司却难以解决,甚至1869年三月这些案件交由台湾府审理后仍未能解决。
民间官司之外,官府也对林家势力坐大感到畏惧,进而试图整肃林家。1869年五月杨在元北上巡视时,林应时同其他族人与洪家向他控诉林文明的行径,而杨在元也借机鼓励他人指控林家。而林文明见此情形,试图向杨在元申辩,但却遭到严厉驳斥。虽然如此,林文明仍试图相各官府抗争,以表明自己的清白。
不久,英桂指派候补知府,亲丁曰健派的凌定国为专员,并于十月抵达彰化,随即展开审理工作。
凌定国将有关林家的旧案全部翻出,共列出47件案子,并展开长达数月的审理。然而至隔年一月时,林家仍占上风,林文明更提出销案的请求,因而导致此次以“整肃”林家为目的的审判局势大变。
丁曰健同党公?私仇,以?、洪等人家控告林家霸占田地为由,?彰化知?凌定???。凌定国借机勒索林家八千两,未果。凌定国顿起杀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