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百三十八章. 董志原 (1 / 3)
北望苍茫5200()
驻陕清军,除左宗棠所部楚军外,还有刘松山的老湘军、郭宝昌的皖军、黄鼎的川军等;驻甘清军更为庞杂。这些部队不但待遇差别很大,而且编制很不统一,有的名为一营,实际只有二三百人,有的则多至数倍。
左宗棠下令淘汰疲弱,一律按楚军的编制加以整顿,统归其指挥。同时,在陕甘就地招募新兵。左宗棠和刘典直接统辖的楚军就达到步队五十五营、马队十五营,共三万人左右。
已经到年底了,对回匪失去信心的西捻军,转而救援东捻军。由宜川东面的壶口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回匪在陕西处于孤军作战的不利地位。虽然这时左宗棠率清军主力入晋追击西捻军,陕西清军大大减少,但由于回匪股数众多,互不统属,未能对清军实行有效的打击。反而在清军节节进逼下,回匪转取守势,十分被动,以致?州、宜君、三水、绥德等地相继失陷。
西捻军退出陕西、回匪大部转入甘肃,但董福祥的饥民武装仍在陕北一带活动,对清军威胁很大。董福祥与金积堡和董志原的回匪都有联系,是左宗棠进攻甘肃的一大障碍。
左宗棠在榆林、绥德、延长各驻一军,截断董福祥东渡黄河之路;又派刘松山率部从山西渡过黄河,由绥德西行,直逼董福祥的根据地镇靖堡。
刘松山不是只会硬拼的莽夫,和对付回匪不一样,对付董福祥,他没有动武,而是收买了董福祥的父亲董世有,就使董福祥投降。刘松山将受降的十多万人,挑选精壮,按楚军编制,编为“董字三营”,由董福祥、张俊和李双梁各带一营。把这一强劲对手变成了自己的膀臂。
董福祥的投降,不仅使回匪失去了一支同盟军,并直接威胁到金积堡和董志原的安全。以后左宗棠正是以董福祥的“董字三营”为前驱,进攻金积堡、西宁和肃州等地的回匪。
左宗棠在作好一切准备之后,便大举向甘肃回匪进攻。左宗棠拟定“三路进兵之策”,分三路向甘肃进军。刘松山率部由绥德西进,直指金积堡,是为北路;李耀南、吴士迈率部由陇州、宝鸡趋秦州,是为南路;左宗棠和刘典率军自干州经?州、长武赴泾州,是为中路。其中,北路是重点进攻方向。
作为左宗棠的唯一一支助战客军――陈逸杰的联邦远征军,也已经进驻陕西。
“李将军到!”
“军门。”卫兵声音未落,李富源就一脚跨进陈逸杰的大帐,胸前一抱拳。
“哦,富源,看座。”没等李富源坐下,陈逸杰继续顶着沙盘说道:“这一趟怎么样?”
“清营诸营都认为董志原贼势浩大,非克日可下。”
“唔,也对。回匪多携家带口,举家随军,陕西回匪自同治五年九月到董志原,占据董志原达四年之久,主从多达十万之众。说贼势浩大,也非妄议虚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