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七章. 开始混壮了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百三十七章. 开始混壮了 (3 / 4)
        印度洋(南洋)分舰队,由林家浩、郑飞柯和黄德兹的三支区域海防舰队组成。作用就是保证印度洋,以及西亚、南非和西澳华人殖民地的安全。

        看着不少吧,不过这是联邦总厅极秘密的内幕,外界所知的,可就不是这样了。郑飞柯是詹卑不受命的大将,在海外自立为王,不过算是名义上的联邦成员,西澳的黄德兹也是自在逍遥的一方诸侯,长毛流寇,远不奉清廷,近不尊兰芳,和联邦只是睦邻友好而已。所以,所谓南洋舰队在名义上不存在。

        北极省的王氏兄弟和夏威夷陈芳、伊基克程植倒是很近乎,那几艘战舰也就顾得上他们自己吧。所以在中国南海,看得见的,就是本土机动舰队的10艘战舰,海岸防卫舰队可不是能出嗨的呦。

        从坤甸往南,已经扩展到包括马耶岛,西到苏加丹那、吉打邦、肯达旺岸、瓜拉杰菜一带。普廷角上已经建筑了防御城堡,和东面荷兰人占领的马辰遥遥相望。

        陆军常备军按照陆战队标准全天候训练,后备军阶段训练。所有男子为当然的后备军。后备军练兵,不用五连发、七连发步枪,只用美国的前装步枪和刺刀,不敢在对手距离二十步的时候,还能瞄准扣扳机,然后挺着刺刀冲锋的,没资格进入国防军。

        安装蘸了白灰布包的木枪、竹胸甲,是士兵训练的必备,即便是水兵也要训练,只是少一点而已。刺杀、短刀、射击、队列、越野、泅渡……没完没了,兰芳的第一支精锐陆军也打造出了雏形。

        南洋(华人)国家联邦――兰芳共和国日益强大的同时,北面的中国大陆,一种新的军-队也已经作为捍卫清朝安全的主要屏障而出现,那就是勇营。

        大清帝国的这种军-队逾三十万人,包括曾国藩所建立的湘军的余部,重新恢复活动的左宗棠所部楚军,以及李鸿章所统率的淮军。还有一些性质相同的较小的部队,如豫军、东军、滇军和川军之类。比起其它的军-队,这些军-队使用更多的西方武器,因此维持它们的费用也更大。但最根本的特点是它们利用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派集团的感情,优点和缺点都表现在它们的上下级之间、官兵之间紧密的个人联系方面。在这方面,它们不同于清帝国的传统军-队――八旗军和绿营军。

        这也是联邦建军当初所争论的内容,是办成勇营?还是绿营?以刘阿生一干人,比较热衷建立一支类似勇营的军队。但是江四水罗继麟等坚决要求建立西式军队。贺总督当时可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决定权,好在英国方面的意见起了很大作用。

        清代的八旗军原来由每单位三百人的佐领组成,均由清帝支付俸禄和赐予田产。但是为了防范满族亲王和清朝官员拥兵自重,清帝在十八世纪初年便定下了这样的制度:佐领以上的八旗军高级将领每隔三至五年须在各驻地之间调防。总数约六十万人的绿营兵则作为保安部队编成小分队派驻各地,或是作为省一级文武长官所统率的较大的标派驻各地。这些标之大只是相对而言的。在陕甘这个军事战略要地的四万士兵被分编成十三个标,而在北京以外的直隶省的一万二千名士兵分属于七个标。

        绿营兵的兵士是世袭的,但中级带兵官就通常只能在一个部队呆三至五年,而且根据回避法又不准在本省任职。这就防止了官兵之间会形成长期的私人关系,特别是防止了统领与地方小分队的下级军官形成长期的私人关系。那么由几支绿营兵部队调集组成以执行特殊任务的特遣部队,也就往往“兵不习将,将亦彼此不和”了。

        绿营的实力,地球人都知道。不提也就算了,打顺风仗,顺便可以**掳掠一番还行。要是打硬仗就免了吧。

        勇营的长处是官兵之间有紧密的个人联系,统领个人选择他统驭之下的各营的营官。每个营官带兵约五百五十名,他们可以挑选自己属下的哨官,哨官也可以挑选他所统率的什长。约十个人组成一个什,这十个人通常也由什长自己挑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