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四章. 扎在澳洲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百二十四章. 扎在澳洲 (2 / 3)
        1848年,人们发现了更多的金块。一个民众代表团申请进行地质勘察,但是政府以“为了不打扰公众”为理由,拒绝了他们的申请。但很快,沉默突然被打破了。1851年5月15日,《悉尼晨报》发表了一个叫哈格里夫斯的人在巴瑟斯特附近的萨默河边发现了大量黄金的消息。这条消息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哈格里夫斯是一个来自英国的铁匠,原来在澳大利亚南部巴瑟斯特定居。1849年,美国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发现黄金的消息传遍全球后,他迅速变卖了在澳大利亚的全部产业,搭上一艘轮船前往美洲。

        在那里,他发现内华达山脉金矿的山坡与他澳大利亚家乡的山坡地质构造惊人的相似,他想:澳大利亚的山脉岩石中一定也含有黄金。于是他很快又返回了澳大利亚。1851年2月12日,他真的在今天的墨尔本西部一百公里的巴拉腊特发现了大金矿。

        消息传来,墨尔本居民倾城而出,用牛车载着衣物用品,争先恐后地赶往金矿区;全体警察除两名奉命留守空城外,也都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淘金热迅速席卷全国,人群蜂拥而至。为了发财,商人们进而到世界各国用各种手段收罗劳动力,满载淘金者的船只使菲利浦港成为桅杆之林。

        在接下来的七年中,这个本来人烟稀少的大陆来了一百多万淘金者,使澳大利亚人口激增到将近二百万。

        各国的淘金工人夜晚住在帐篷里,白天翻掘每一寸土地,动用了铁锅、篮子、脸盆、木桶等一切能用的器具,淘洗出一粒粒细微的金沙。繁重的劳动和艰苦的生活条件导致不少工人死亡。

        在巴拉腊特的淘金热潮中,有大批华工涌向澳洲。在1857年前后,就有两万余名中国人远涉重洋,到那里去淘金。由于这一历史的原因,华侨把美国的圣弗兰西斯科称为旧金山,而把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称为新金山。黄金口岸墨尔本随之迅速发展起来,1851年修建了澳洲第一条铁路。

        黄德兹不是不惦记新金山的金子,只是按照计划行事,澳洲不止是墨尔本那点儿金子,别的地方还有,还有更多的煤、铁、羊毛……这都是日后的长远发展大计。所以眼下不是和白人抢金矿,而是占地方。

        “要说这座羊背上的“金山”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哦?”所有人都注意听。

        “一是有很大的金块,其纯度和规格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达不到的。在这儿能挖到重量超过50千克的金块,在58年甚至还发现过一个将近100千克重的金块。”

        “十年前呀!嘿!2000多两呀!”

        “在此之前,人们甚至想不到世界上还有一个地方,能有这样大的金块存在。”

        “可不,咱是老金客,可没听说过别的地方有这样大的嘞。”

        “是吧!第二是其黄金的储量和开采量十分惊人。52年11月,有一天内,三艘轮船满载着七吨黄金开往英国的。”

        “嘿!这好事都叫别人捡到了,南美洲的西班牙,,北美洲的爱尔兰人,澳洲南非的英国佬,咱是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