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九十七章. 烟台 (4 / 4)
李中堂的嘉奖令下来了,朝廷的封赏自不必说。新常胜军得到的军衔品级也不少,不过这对于他们来说,不如联邦的军功和奖赏带劲。
缴获的东西也分给了几个临近的清营一些。不过说好了俘虏不给,全送回了婆罗洲,既然按人头论功,这可以匀给其他的清营一些。各营官当然高兴,新常胜军一时声名大噪。
登州、烟台大捷,新常胜军返回登州休整,李鸿章也不愿意他们继续抢攻,就势应了,拨了粮草补给,发了赏钱犒劳,新常胜军分驻登州、烟台郊外。
缴获的马匹军械,就地招募了有一千多人,组建了一支预备大队,进行编练,作为后备军。
7月,东捻军大部队在福山、宁海一带驻扎,得知清军在胶莱河西岸修墙筑垒,分段扼守,才急忙回军西向。
7月31日,赖文光、任化邦等率军自即墨向胶莱河南部的麻湾口发起攻击,但未能突破,只得转兵北上。此时进驻崂山的捻军全部撤离。
8月6日,又向淮军潘鼎新部驻防地段的新河突击,仍未成功。后侦知胶莱河北段入海处沙滩无兵驻守,而潍河北段自下营至海口一段只有已革山东军总兵王心安部二千余人驻防,且“营垒初成,河墙未筑”,便于8月19日集中兵力从这一地段的海神庙等处发动进攻,歼灭了王心安所部清军,进入潍县、昌乐,然后由安丘、临朐疾驰南走。李鸿章费尽心机策划的“扼守胶莱之策”,成为画饼。
清廷大为震惊,将李鸿章、潘鼎新交部议处,丁宝桢革职留任。
8月19日捻军在胶莱河突破清军防线西去。
东捻军虽然突破了胶莱河防线,但仍局处于运河与胶莱河之间,由于地域狭小,无从发挥流动作战的长处,粮食也日益缺乏。赖文光、任化邦等为摆脱遭十余万清军拦阻追击的不利局面,决心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但缺乏明确的方向,行动慌乱。先是由莒州、日照南下江苏赣榆、沭阳等地,企图抢渡运河和六塘河。由于清兵防守严密,进军受挫,遂于10月初复入山东,并派人由间道入陕,向西捻军求援。
11月初,东捻军突至章丘,准备北渡黄河,又被清军水师所阻。在寒冷缺粮的情况下,东捻军只得东走乐安、寿光、潍县就粮,刘铭传部淮军尾随其后。
此后,东捻军打算再渡运河,进入豫境,与西捻军会师,遂南下寻觅渡口,但李鸿章加强了防务,加之大雨连绵,河水上涨,东捻军往返抢渡接连受阻,未能突破敌军防线,而作战地区又过于狭小,无法发挥马队优势和流动作战的长处,处处遭到清军的的截击,人员伤亡极大;而清军却在各地坚壁清野,致使东捻军粮草不继,且人员得不到补充,主动权逐渐丧失,不得不派人向西捻军求援。,----北望苍茫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