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九章. 罗佛号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八十九章. 罗佛号 (2 / 4)
        李仙得,1830年8月26日生于法国的名族,巴黎大学毕业。后与美国籍女士结婚,赴美定居,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其战功卓著。1866年12月始,李仙得任此职。

        李仙得到达福州后,就与当时的闽浙总督吴棠及闽抚李福泰进行交涉,要求按照中美天津条约,严令台湾地方官员救出遇害人员,并严行惩处生番。

        吴棠及李福泰以李仙得并未备文申陈,不便行文为辞,仅命通商局总办尹西铭等函请台湾府查明,转报台湾道台严令地方官员缉拿惩办凶手,“以正国法而柔远人”,并特别地强调如果美国领事自行带兵查办,必须力阻,以防止节外生枝。

        李仙得非常不满清政腐官员的做法,于4月11日亲乘“亚士休洛”号从福州出发,前往台湾。

        翌日,“亚士休洛”号抵达淡水。李仙得与“亚士休洛”号舰长费米日于18日前往台湾府,分别将准备好的中英文照会送致台湾镇总兵刘明灯、台湾道台吴大廷处,陈述了“罗佛号”失事船员**南端遇害事实,要求设法救回或尚幸存人员,并迅速派官兵搜捕凶番,严加惩办,并表示“亚士休洛”号官兵将全力协同配合办理。

        但刘明灯及吴大廷对此项要求并没有积极响应,而是采取了推卸责任及拖延时间的办法,其答复李的照会中云:“查台地生番,穴处猱居,不隶版图,为王化所不及。是以我国早有土牛之禁,士庶商民,不准擅入。又于各番隘口多设隘丁,重重防护,所以避凶悍而严出入也。今该船陡被风灾,误陷绝地,诚为思虑防范所不及。若苟可尽力搜捕,缉获惩治,断无不飞速檄行,以负我朝中外和好至意。更无烦贵国兵力相帮办理,设或损威失事,愈抱不安。除再饬凤山营、县派发兵役设法查办外,所有贵国兵船会办此案之处,请不必行。”

        刘明灯等人的答复照会,竟然说番地“不隶版图”。此种说法虽可以理解其说法为推诿责任的说辞,但在通晓国际法的美国人心目中,显然会对台湾番地的所属产生疑虑。

        清政腐台湾府官员对生番区域的说辞,是按照当时清朝王化现状做出解释,未曾了解到近代国土疆界的主权规定,同时,又不懂国际惯例,忽视了保护遇难船民义务的规定,引起美国人李仙得的不满。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做法让熟悉国际法的李仙德,对番地的所属产生了质疑。这也为日后日本处理琉球遇难事件留下了口实。日本政腐就是利用了李仙得出兵台湾这个先例,将中国政腐所说的“王化不及”,直接对应成“政权不及”,“政权不及”就是“无主之地”,“无主之地”日本就可出兵占领并统治此地。当时中国地方官对国际法的不熟悉,给日本出兵台湾提供了可资利用的疏漏。

        李仙得等接到照会后感到非常失望,于是在4月21日亲率“亚士休洛”号由台湾府港南下打狗、琅峤等处查探消息,据他们观察得到的情况是,台湾地方官府未设法营救“罗妹”号人员,也未派遣官兵对付生番。

        三天后,“亚士休洛”号到达“罗佛”号出事地点,企图与生番交涉,赎回未被害船员及遇害人的尸体,但是没有人敢上岸传递消息。

        舰长观察了当地的地形,认为当时正值林木繁茂季节,很难纵火焚烧;在炮火掩护下,登陆该地不至于有太大损失,但是,要在登陆后越过鼻山以东地方,至少需要一百五十人以上的兵力,才可成功。于是“亚士休洛”号只好在当晚回航厦门。

        “罗佛”号的失事,船员的遇害,以及英舰“科摩号”、“亚士休洛”号营救未果的消息,经香港中国邮报于4月6日报道后,香港美国领事阿伦马上向美国**提出建议:“……欧洲的商业国家均已在东方令有基地多处,英、法、俄等国且有分享中国本部利益的企图,美国迄今未能分沾,最近英、俄两国且有攫取台湾岛的野心,美国更不应到处让人占其先着……美国在中国海岸并无商港或海军港,所有来华商船或兵舰,一向都在他国国旗掩护下的地方停泊,一旦美国与其它欧洲国家发生战事,东来美船美舰的行动,势必受到限制。”

        “美国即使没有在海外扩张领土的兴趣,但为保护美国在海外的重大利益,自当别论,而领有台湾一着,实为保护美国在东方商务利益的最大关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