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八十四章. “尤里卡” (2 / 3)
在著名的祖鲁战争,斯威士兰人是帮了英国人不少忙的,布尔人和英国人数次对贝迪的征讨,也都有斯威士兰人的身影。但是周边的土著王国逐渐衰落之后,白人终于扩张到了斯威士兰的门口。特别是布尔人对土地的侵蚀,大大压缩了斯威士兰人的生存空间,而这个时候,斯威士兰周围已经没有土著势力能够帮着自己对抗白人了。
这个土著小国,在郑飞柯看来正是借以打破联邦在南非困局的契机,没有伙伴,需要援助,紧邻莫桑比给殖民区。从东西两个方向上对斯威士兰渗透太简单了,从马普纳港到达东华哥变得很顺畅,就连德兰士瓦也开始惦记上这条道。
英国人当然不会答应,结果,对于德兰士瓦人来说,出海口不对你们开放,是因为英国人不让。联邦是打不过英国人的呦!
与布尔人**裸的武力征服、种族压迫不同,联邦向英国人一样更擅长于在当地的众多非洲人王国之间搞分化瓦解,培养亲英的代理人,建立保护国,并且注意保护非洲人王国那些上层贵族的既得利益,对那些无法用和平手段收服的酋长国,则联合其它黑人王国一同征讨之,因此英国人比布尔人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后来居上的联邦人也比布尔人扩充的快。
南部非洲这边闹得欢,中国那边也不能拉了后腿,移民局的任务相当重,闽粤移民主要是为了南洋方向,华北移民则是为南非方向,还有为澳洲预备的。
北方人比较轴,没有看得见的好处,轻易不会冒险。联邦在华北的招工处向愿意出洋者提供“借垫款项”、“预支工资”等等优惠,这才使得华北地区的应募者络绎不绝。
络绎不绝的农民、流民、难民、灾民,向北方各招募点聚集。华工应募,先要等医士查验,不合格者有百分之三十,死说活说不愿意离开的大有人在,各个点的杂役、脚夫都雇当地人。检查合格的,移民局将姓名、籍贯、年貌造具清册,点验人数,收取保工费。进入公所暂居,一切费用,颇为优待。五六日后启程南下。
分批陆续到达南非的华工,以直隶、山东两省居多。2年间中国从秦皇岛、烟台、天津各口岸运出华工十多万人。由于联邦对华工的政策,和联邦各个殖民区的发展,单这10余万华工,就有将近一半加入联邦国籍,大多数在联邦各地安家立业。后续若干年里,虽然没有这么大的密度,每年也至少有一两万人到达南非和澳洲。
根据中兰《招工章程》:凡按本约所招订立合同之华工,每招得一工,须纳费银交付中国政府,以充稽查招工事宜之需。……每人应抽墨洋费3元……。
也就是说,至此清廷收取招工费能有30多万元。这笔款项尽管不大,但对于当地府道来说也是一笔巨款。经过联邦和清廷的交涉,为了利于契约移民少涉路程,负累州县,钦命秦皇岛设港开埠。交由联邦委员协理,这也给当地直接或间接地带来巨大利益。联邦在秦皇岛的影响也逐渐向整个辽南扩展。
由于大多数华工的安家费都不会带走,所以秦皇岛每输出一名华工,可得近50墨西哥元的消费收入,另外加上秦皇岛东山地亩出租等杂项收入,短短二三年中,秦皇岛港总收入在350万元以上。
联邦在华北大规模地招工,大大刺激了秦皇岛地区的发展。十万华工在此港出发去南非澳门承工,而前来应招者远胜于此。两年半时间里陆续有数万农民汇聚于此,其中大部分人还领取了预支的第一份工资。因此,大量的现金流入秦皇岛市场,顿使各种商贩云集于此,冷寂的秦皇岛骤然繁荣起来。这样,就有大批的劳工出入秦皇岛港,为招工而来的“不合格”农民为秦皇岛市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后备大军。他们很多人成为秦皇岛港的第一代装卸工人,或携带其家属一起成为该市的早期居民。
这对于草创时期的秦皇岛来说,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收入。黑色的开平煤炭输出和黄色的华工输出,正是秦皇岛港日后存在和发展的两大支柱。
之后期满回国、或入籍后探亲接眷的华工返回秦皇岛港。更是带回了大量的现金,同样刺激了秦皇岛经济,这是后话。
要不说事儿多呢!秦皇岛移民忙的四脚朝天,南面的澳洲也来了消息,根据总厅指示,派往澳洲的数百人有些已经在各地立足站稳,各种情报也源源不断的送过来。大规模渗透澳洲的时机到来了,总厅又召集各部议事,原太平军平南王黄德滋作为戴燕卫队都统出席。
晚上,贺公子留下了戴燕王、黄德滋,指着地图上面的圈圈点点,贺公子轻声说道:“王爷,黄将军,贺某有一事拜托二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