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四章. 不作海盗?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六十四章. 不作海盗? (2 / 3)
        与悬挂着黑骷髅头旗的欧洲海盗们相比,英国皇家海军也经由数十年的博弈,借着追击海盗的步伐,得以自由进出中国港口。但是却远不能制止对于其商业船只的盗掠行为,遍布海岸的港口渔村河岔,随处都有可能藏匿着巨大的威胁。

        英国早在1825年6月就通过了《鼓励捕获或摧毁海盗船只的法令》,海盗无论生死“价码”都是20英镑。但在中国海域,英国人却忍受着海盗们的一次次攻击而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曾经有一艘名为“屈服敦”号的英国商船被掳,船上所有中国籍船员均被杀害,价值5万多英镑的货物也被抢,这一事件令英国商界群情激奋,英国政腐却依然保持沉默。

        根据中英南京条约,久被海盗盘踞的香港割让给了英国后,海盗便成为港英当局无法回避的首要难题。英国人在香港兴建的新监狱,第一拨“住户”就是海盗。新生的香港司法系统,每个月要审判60――90名中国嫌犯,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海盗罪。而英国人自己催生的大规模鸦片走私贸易,已经在十多年后,在英国的炮口下变成“合法化”。已令香港成为走私者和海盗的巢穴。

        城头变换大王旗,对以香港为基地的海盗们似乎并无影响,到1844年,他们已经建立起了拥有150艘战船的庞大舰队。这些海盗半盗半商,被抓获并被审判的海盗,往往只是些出来顶罪、顺便为官员们粉饰政绩的小喽罗。海盗势力甚至强大到敢绑架镇守虎门要塞的清军军官,割了他的耳朵,夺走他的官印,再向清廷索取6万元的赎金。

        海盗们不仅攻击中国船只,对英国船只也毫不手软。根据香港总督戴维斯写给英国舰队司令托马斯?柯克伦海军少将的信,在1844年,海盗们3个月内三度袭击英国人。戴维斯说,清政腐已经很坦率地表示自己对此毫无能力。

        英**官要求英国商人们时刻警惕,因为“中国海岸的渔民们都是无赖、海盗和走私者,他们在时刻找机会捞一**。”

        在草木皆兵的情况下,西方商船几乎武装到牙齿。而港英政腐建立的水陆警察部队,却因为不通汉语在应对海盗方面几无还手之力。他们试图购置炮船剿匪,但这种英**官指挥、华人水手操作的炮船,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

        1842年,港督璞鼎查还专程拜会了闽浙总督,商讨海盗问题。璞鼎查随后下令,除非海盗们当场攻击英国商船,英国海军不应主动攻击任何海盗嫌疑船。璞鼎查也向大清钦差大臣耆英保证,英**舰将不会主动干预任何中国船只,这等于是公开宣布英国海军与中国海盗“井水不犯河水”。英国政腐“只扫自家门前雪”,将打击海盗的范围严格限制在香港海域及公海,如果海盗逃入中国海岸3海里内,根据当时的国际惯例,这就是中国的领海,英军便不再追击。

        与港英当局的无能相反,海盗们却越来越专业化和产业化。从香港当地的中英商人处得到军火接济,也通过商人们销赃,甚至在商船队和政腐机构内都安置了内线,刺探各类情报,令官方防不胜防。英国虽然明确要当“鸵鸟”,但现实威胁却令各地的领事们纷纷请求军方出兵攻击海盗,中国地方官也多有所请。盛情之下,英军多次出动,抓获海盗后都引渡给中国官方。

        随着英国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胜利果实”消化妥当,其在远东的地位更趋巩固,对付中国海盗的态度也转趋积极。英国外长巴麦尊竭力主张在中国沿海保留一支小型舰队,由中国方面支付开支,专门协助中国对付海盗。海军部同意在中国驻守军舰,但坚决反对为此向中国要求补偿,因为那只会给中国官员增加**的机会,他们建议英国财政部“自费剿匪”。

        太平天国起兵后,大半个中国陷入动荡,海盗们浑水摸鱼,死灰复燃。广东的内河航运几乎完全瘫痪。**方面也倍受骚扰,怡和洋行的**总代表培西佛报告说:“海岸线受到海盗们的严重骚扰,散货航运与鸦片一样受到了严重影响”。大量欧洲人加入了中国海盗团伙,对外商船只的袭击日益增多,他要求香港公司立即向英国海军求援。

        英军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都与海盗发生了交火。在这些围剿行动中,英国政腐和军方大力寻求清政腐的合作,在他们的要求下,广东方面派出了一名高级军官,率领战船,参与**。随后,5个通商口岸的总督都派出了高级军官协同英军作战。即使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军在华北互相厮杀,在东南和华南却并肩作战,亦成为战争史上的奇观。

        海盗们尽管遭遇了重创,却化整为零,大规模的劫掠行动虽然没有了,但小范围的骚扰却更为频繁。根据《中国邮报》从香港警局获得的消息,海盗们的战利品有时是10000元现金,但有时只是3000个鸡蛋或3担家禽。一次,海盗们通过绑架怡和洋行的员工,成功地勒索到了150箱鸦片,这是他们比较重大的收获。

        在英国官方的积极策动下,清政腐于1863年决心从英国进口一整支舰队,以对抗海盗和太平军,这就是著名的阿思本舰队。但因英国方面想攫取该舰队的完全指挥权,清郑辅在疑惧之下,中途放弃了该计划。这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舰队、也是中国的第一支现代化海军,沉没在政绩的口水战中,现在成为了名义上大清藩属的兰芳舰队的一部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