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七章. 愣插一脚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三十七章. 愣插一脚 (2 / 3)
        王义伦在德班登陆后,就有自己人接着,办妥了一应手续。王义伦下船就先会见了镇执政官,英国“中国舰队”、布鲁克的引荐信还算管用,开普敦总督又刚签了殖民地文件,德班就是转运站,当然会客客气气的了。

        上次知道兰芳商人要办甘蔗种植园、开牧场,执政官对于兰芳的要求,也觉不出什么古怪。他们希望在纳塔尔殖民地,暂作停留,以期望最后在内陆建立牧场和种植园。这里很适合种植甘蔗,产量很高。制糖业发展的很快,也有大量印度的契约劳工来此从事制糖业。

        执政官就把地点预选在奥兰治自由邦北面到德兰士瓦南面这一位置,在两个布尔人中间插上一脚,嘿嘿!布尔人的联合就更麻烦了。

        目前嘛,就紧挨着巴苏陀兰吧,有本事就从那帮黑鬼手里要地吧。这帮兰芳人也没讲价钱,背包卧伞的在那里建立了界桩、标志,扎下了。

        有了地,就得有人,眼下这几百人不够呀,已经把消息带往家里,也向苏伊士的联络站通了信。不久就又有几百人来了,还有一些埃及劳工。

        这次带了两艘战舰赶回来,王义伦带人在德班上岸,联邦海岸殖民区在港口的人接着。刚到德班港,就接到了一个好消息:老家来人了,詹卑船队总管郑飞柯,亲率三千殖民军已经赶到,现在已经到达海岸殖民地。还有一个,王继伦从美国来电,通报已经有买下了一批美国战后物资。

        王义伦大喜,分赴大宴部众,又向美国致电,通报平安到达。

        联邦在港口已经买下了房子,就是为了后面来的人预备的。这时就把水兵们接到了这里休息。这里稍事安顿,留下一队官兵留守舰队,王义伦就赶往海岸殖民地。

        沿途常常能看到当地的黑人妇女在路边叫卖装满了塑料袋的仙人掌果。这是长在巨大仙人掌上的一种热带水果。它的个头只有一个拳头大,皮为紫红色,上面有一些细刺,用刀剖开后,里面的红色果肉里有许多小籽,味道清香酸甜,据说可以?火。

        和巴苏陀兰的谈判也不错,几乎是半原始状态的巴苏陀兰人见过什么?收买瓦解还费事?种植园说开就开。就在巴苏陀兰南部建立了联邦海岸殖民区。

        海岸殖民地其实离海岸还有一段距离,紧挨着巴苏陀兰的地界。王义伦一来一去也有大半年,和上次不一样,殖民地周围一遭已经建起了几个城堡碉楼。周边的种植园已经郁郁葱葱。

        里面的人得到了消息,都出来迎接,郑飞柯出来,和王义伦两人见面,别提多高兴了,郑飞柯把郑老大送给王氏兄弟的东西也拿了出来,交给他。俩人把酒言欢,连夜在大帐畅饮宿旧。

        王义伦这才知道,贺公子等人在这里的情况。一来一去大几个月间,前后脚的事,虽贺公子来了三千人,海岸殖民地建得像模像样。好事成双,前往奥兰治自由邦的人也有了消息。那里几乎就是一片没有人烟的旷野,英国人、布尔人都还没有实际占领那里,没说的,跑马占地,插桩立碑。贺公子带的几百人随后过去,建立了两个城堡。据说现在已经很不错了。

        郑飞柯被任命了南非华人殖民地的总督兼镇守使。王义伦心里觉得诧异:“郑飞柯来这里了,那我们哥俩呢?还回婆罗洲?”

        郑飞柯那知道王义伦的心事,还在问道:“唉,王兄,你知道吗?这里怎么有不少印度人呀?”

        王义伦心想:“这事必然有什么原因。如果对我俩不放心,也好像不对。管他呢,既来之则安之吧。”现在听郑飞柯问,忙说:“噢,原来我也觉得奇怪,后来才知道,大批印度人是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属民和奴隶被运到非洲大陆筑铁路、种甘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