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一十七章.钢口不错 (4 / 4)
镁光灯轰轰的对着满墙的弹孔拍照,各种文字在形形色色的笔记簿上哗哗的划拉,刘玉振又是一顿慷慨陈词。把旁边站岗的士兵都听的愣了,敢情咱们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呐,咱们怨呐,怨出大天啦!手里的枪都捏得紧紧的,胸脯更拔得高了。咱**赢了,脚下的地方是中国的,咱南洋华人给夺回来了,咱是为宗主国代管的!
一个个新闻发布会,接二连三的召开,葡萄牙海盗的罪行昭示天下,所有海内外报纸连篇累牍的报道东中国海剿匪,真个是图文并茂。看着累累罪行,就是一贯偏袒欧洲人的媒体也说不出什么。
其实谁不知道这些事哪国人没干过,哪只是葡萄牙人没德行呢?现在谁也不说出口,那些刚擦干净爪子的海盗国家的外交官们,也知道这下是葡萄牙踢到了铁板上,这葡澳总督也不晓事,谁叫你想谋害兰芳特使呢?兰芳也是杀鸡儆猴,当然找向葡萄牙这样的夕阳国家了。
英国总督美国公使法国领事荷兰代办的代表也来了,凑热闹探口风,看看能不能在澳门插一腿。
兰芳电报发回,全面占领澳门,控制澳门局势。首次对西洋列强作战大胜,举国欢腾,所有炮台和战舰鸣炮致贺,各地大庆三日不提。
葡澳投降了,无条件投降,交出一切武器和军事设施,交出澳门管理权。所有葡军和文职人员作为战俘关进战俘营。
仗打的一边倒,打完了,拉架的来了,英国首当其冲,表示愿意调停。这时候葡萄牙总督也没了脾气,都进了战俘营,还说什么呀?要是英国人再不管了,自己和这几百性命闹不好就交代了。
陈腐萎靡的世界守护者总是激于道义,而激进活跃的社会开拓者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思进取,食古不化,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烂透了根基的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几年前的1861年,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就曾沉痛地说:“吾尝谓中国之于夷人,可以明目张胆与之划定章程,而中国一味怕;夷人断不可欺,而中国一味诈;中国尽多事,夷人尽强,一切以理自处,杜其横逆之萌,而不可稍撄其怒,而中国一味蛮;彼有情可以揣度,有理可以制伏,而中国一味蠢;真乃无可如何。”
“怕、诈、蛮、蠢”一针见血的四个字,说尽了当时办理夷务的这些清朝官员和决策者的可悲可恨之处。盲目自大,粗鄙下作,如僧格林沁之冲动蛮干;敷衍推诿,自作聪明,如叶名琛不战不守不和;文无能,武无胆,如靖逆将军奕山让出广州;无知无谋,痴傻蠢笨,如耆英之黄埔、望厦签约。
胜败本是兵家常事,但是,如果失败只产生愤怒而不是发奋,这样的失败才是真正的失败;如果失败感到耻辱而不知道耻在何处,那才是真正的耻辱。战争结束以后,国人应该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呢?是自我反思、自我更新,还是仅仅激于道义,痛斥那些侵略者?
遗憾的是,国人一提到这场鸦片战争的时候,似乎还在继续“激于道义”,并继续义愤填膺,幻化出瑰丽多姿的“关天培手刃英夷”、“三元里歼敌数百”之类的英雄场景,玩味自欺。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尽善尽美的幻想”,一种“悲歌”呢。
反观天朝,对此倒也没看出有多么的心疼。也是,后来甲午战争还割让台湾岛呢。南洋外藩替咱们打败了葡萄牙,还不紧忙着送上来?两广总督接到的上谕,居然是“怀仁抚慰,勿使怨尤,劝留原寓,永续睦邦……”并且“不能肆纵骄兵悍奴,为乱南洋,妄生事端,……”,----北望苍茫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