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一十一章. 1866年朝鲜乱象 (1 / 3)
北望苍茫5200()
一百一十一章.1866年朝鲜乱象
“丙寅邪狱”的消息,随船队传到了香港,马上就有电报到了婆罗洲,好像远隔几个海的那个半岛,并没有受到贺公子在南京湖州一通又挖又刨,还有在美国大肆抄底抢购的影响,甚至一船船往太平洋对岸运劳工,都没有引起那个半岛的注意。看来蝴蝶的翅膀扇呼得还不够强烈。
教民杀了,教士跑到了烟台,那么法国舰队就要出兵了。在此之前,是不是还有美国人要闹腾一下呢?
之前的得到的消息,就在去年,也就是高宗二年,朝鲜实际掌权者大院君为了显示王朝的权威,下令重建景福宫。
这景福宫原是太祖李成溪创建朝鲜时,为了彰显王室的威严,以中国的紫禁城为蓝图兴建宫殿。太祖三年_1394年动工,第二年九月完工,“景福官”的名字是在定都之前命名,出自《诗经》中“君子万年介尔景福”这句话。其实说是“宫”,也就比刘文彩的收租院还要小几号的四合院而已。随便在中国找个王府,就比那个像样。
就是这么个东西,也留不住,先后两把大火烧成了白地,其后270年间,一直处于废墟的状态。由于财政困难,历任国王均不敢贸然重建景福宫。
十年前,大院君就以赵大妃的名义,下令在原址的遗址上,重建景福官。对那里吃饭都发愁的花子百姓来说,这样浩大的土木工程差不多就得砸锅卖铁了。
景福宫重建动员了上百万人力,投入800万两巨额白银。800万两呀!对住进地主庄园都世代求之而不可得的棒棒国,这可是天文数字了。除动用国库储存外,大院君不得不征收新的捐税,强制摊派什么“结头钱”、“城门税”、“愿纳钱”等等,名为“愿纳”实为“怨纳”。
刚开始,还避免强拉一般百姓参与修建,但是,过了一段时日,工程进度实在太过缓慢,照这样,估计用上棺材了也住不进去呀。大院君便下令在全国各地,强拉壮丁修建工程。
为了激励土木工程的进度,还动员舞童队、农乐队、男寺党牌等慰劳队伍,行!宣传工作到做得不错。
金钱的投入越滚越大,别无他法,大院君开始卖官买爵募集经费。接着,又大量铸造劣质的“当百钱”。不过只有当时通用货币四五倍的价值,以百倍的价值强制通用,至使物价暴涨,财政空前混乱。
高宗五年,又从中国进口“清小钱”取代“当百钱”,其币值也仅有实价的一半。这个恶性的通货膨胀,引起了物价暴涨,又不可避免地招来王室、两班、官僚等的苛敛诛求,王室宗亲、贵族与富人们,也因为大院君“愿纳钱”政策侵犯到了自身利益,感到强烈不满。但是,没有人敢将自己的不满说出来,只有敢怒不敢言。大院君的高压统治已经到了令人畏惧的程度。
大院君为了秘密找出对他心怀不满的富人,就在京城与地方的各个官府实施情报政治。向所有的官府都派了心腹去当间谍,秘密收集各种情报。运用如此绵密的情报网,大院君可以端坐云岘宫内,轻易的掌握天下动静。
1854年,日、美签订了《神奈川条约》;1859年中、英签订了《天津条约》;1860年,中国清政府先后与英国、法国、俄国签订了《北京条约》。欧美各国开始觊觎朝鲜,以之为清朝“属邦”为由,要求把它们在中国摄取的特权扩大到朝鲜半岛,清政府自然拒绝了,不过理由是朝鲜的一切政教禁令向由该国自行专主,中国从不参与。也是,自身难保的清廷,不想多管闲事。
此后,英、法、美等海洋国家从南方海路,俄国则从北方陆路,直接向朝鲜施加压力。面对西欧、北美特别是俄国的现实威胁,大院君闭关锁国。自己忙着重建三军府、加强以炮手军为核心的军队训练和装备,强化江华岛、桐乔、永宗岛等两海岸各道、邑、哨及汉江入海口的防御设施,提高了沿海三道水军统制使的地位,增设了统制中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