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四章.这么多机枪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零四章.这么多机枪 (3 / 4)
        这几种机枪无疑对于日后世界任何角落的战争来说,都是迫切需要得到的俏货,这笔钱兰芳不赚,难道还让美国人赚?一文不值的“石油股权”卖出去,再买回成车乘船的战后物资。

        **在战术防御上比进攻有较大的优越性。传统的战术是用步兵对防御阵地发动密集的正面攻击,防守者在进攻者用刺刀逼近他们之前,仅仅有用滑膛枪打一两枪的时间。滑膛枪最大的射程约250码,但士兵很少能命中80码以外的任何目标。1861年,有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伊利诺伊团队有经验的射手用滑膛枪朝着180码以外的面粉桶打了160发,只打中了四枪。

        与此相对比,新式的斯普林菲尔德和恩菲尔德**的射程则超过1000码,有效射程约400码,射程上增加了5倍,这就大大地加强了步兵对付骑兵和炮兵的力量。这么一来,骑兵袭击步兵就等于是自杀,因为骑兵还未接近步兵,而大部分马匹和骑兵就已被打中了。防守者能在近5倍远以外的距离对进攻者射击。进攻的行列很少能靠近到能使用刺刀的地步,内战伤员受刺伤的不到1%。

        联邦和北部各州在欧洲共买了100多万支滑膛枪和**,其中有些没什么价值,但大部分还是有用的。北部工厂和政府兵工厂在内战期间生产了250万支各种小型武器。

        邦联内部**生产情况不明,可能不超过25万支。此外,南部进口了60万支**,其中大部分是恩菲尔德型。

        单发的前装枪要装上子弹,程序很复杂。有经验的士兵每分钟能打2、3发。在战斗中,人声嘈杂,情绪激动,许多士兵因有一两步发射程序没有做好,枪就不能发射。筋疲力竭、心烦意乱的士兵,没有弄清楚怎么回事,又夯下一筒子弹,这样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甚至许多次都发射不成。

        在葛底斯堡战役后,在战场上发现24000支装了子弹的**,其中有一半的枪管里有两枚子弹,有6000支装着3枚以上的子弹。有一支出了名的样板枪,在枪管里竟塞满23发子弹。

        后膛枪已配备多年,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火药爆炸热烟从枪闩冒出,枪管发热而无法迅速使用。几位发明家,包括成为联邦将领的安布罗斯?E?伯恩赛德研制出铜质子弹筒或其它装置,大大地解决了泄气的问题。后装式的**一生产出来,就配备给了联邦骑兵;而一些叛军骑兵也装备了这种**,这是他们缴获的,或从里士满兵工厂少量产品中得到的。康涅狄格州精明的新英格兰人也发明了后装式的连发枪。性能最好的是斯潘塞7发**,它用枪托上的弹簧夹供弹,这种枪支是1864――1865年北军部队最喜欢的武器。

        联邦军队总共制造了约10万支夏普式单发后膛枪,包括9万支**、1万支步枪、55000支伯恩赛德式单发**、85000支斯潘塞式7发**及步枪和至少有10万支其它型号的后膛枪和连发枪。

        只要价钱合适,不管什么枪,兰芳都要,后装线膛枪当然来者不拒,前装和滑膛枪就要挑了,有毛病不怕,只要你降价也要。脱手的商人们欣喜若狂,幸亏这帮东方土包子,这些破烂才能脱手。

        彼得斯堡的炼铅厂、梅肯制造重型武器的火炮铸造厂,梅肯、哥伦布、佐治亚和奥古斯塔的铸铜厂;北卡罗来纳的索尔兹伯里制造子弹和炮弹的铸造厂里士满的**制造厂、阿什维尔的**厂……争先恐后的联系出售积压的成品、半成品、设备、工具、材料。

        在南北战争当中,美国有很多军需物资供应商以次充好,给军队提供的都是不合格的马匹和质量低劣的枪支、军舰、军靴和军装。最初,“伪劣品”一词被人们用来形容那些用破布条粘拼成的、一沾雨水就会烂掉的军装,后来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凭借南北战争而发家的奸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大奸商吉姆?菲斯克曾经吹嘘说:“在南北战争时期,只要你胆子够大,脸皮够厚,不管是什么东西,你都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价钱卖给政府。”他自己就是这么做的,而且这样做的奸商远不只他一个。

        而在购买剩余物资的时候,又轮到兰芳讨价还价了,只要够胆,不管什么东西,都可以按照自己的价格买到手里。想把伪劣品倒给兰芳的奸商,是看走眼了,亚洲土财主也不是好糊弄的。

        已经装满了所有买来的货舱,终于要回航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