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十五章. 霹雳州 (2 / 5)
19世纪20年代时,英国已经开始关注霹雳;对霹雳虎视眈眈的暹罗于1826年以后更派遣军队入侵霹雳,结果遭受英国指责违反柏尼条约的协议。过后,海峡殖民地便派兵将暹罗兵赶走,并和霹雳苏丹签订盟约,规定霹雳受英国保护,同时不得向暹罗进贡金花或者其它的贡品,这就是英国所谓的不干预政策,英国的插手使暹罗王朝没能并吞霹雳王朝进入自己的版图。
英国这时还没有在马来亚殖民的意图,但锡矿投资的增加所带来大量的中国苦力移民各自为主,以自己的籍贯创立不同的私会党,联合当地马来首长和私会党以暴力争取地盘以及锡矿。霹雳王朝由于长期陷于继位问题的缘故而无法维持当地的治安。
殖民地军官罗尔上校在1829年的记录说,这个地区的人相当强悍,几乎都是属于一个“广东人公司”所管属,当他们不安时,他们会吹动牛角号,结队来对抗英政府。罗尔上校也说,一旦一个华人被捕,他的“公司”也一定会用尽方式,包括利用聘请律师、贿赂官员证人、恐吓证人等方法助犯人脱罪,甚至华人的“广东人公司”,还会设法替犯人在押解的半途中逃亡。1867年的槟城大暴动中,义兴公司居然有能力从大山脚所在地区的威省中部这一带调集八百余名华巫党徒,前去助阵,从槟榔屿的牛汝莪上岸,进攻日落洞。
1840年前后,土酋隆查法饲养的大象Larut首先在本埠发现锡矿,隆查法因而以其象名将本埠命名拿律。
锡矿的发现吸引大量中国人前来开采,随着人口的大量涌入,拿律不断发生了华人集团海山公司与义兴公司争夺地盘的武斗事件。双方为了争取霹雳州的政治与经济控制权,以及解决在其它地区的利益冲突,各自拉拢盟友,结合土酋势力。双方磨擦从1850年开始白热化,一直到1874年方才在英国人干涉下结束战争。
海山和义兴是当年拿律战争的两股华人势力,他们不是后世中国的马来文历史教科书中所指的**,他们是有组织的合法集团,并且在社会上是有头有面的商人,许多海山和义兴的领袖们都被苏丹或英殖民地统治者授予勋衔,或例如“甲必丹”的职务。甚至有些还拥有清王朝册封的爵位。海山大佬郑景贵就拥有清朝册封为“资政大夫”,正二品的封号,其夫人更被册封为“三品淑人”。
罗继麟从码头贺公子接到下榻的饭店,属下安置在商号里面,联邦的商号货栈在这里规模不小,还不就是为了驻兵?
“如何?”贺公子直接问道。
“义山帮好办,本来势力渐微,听说吉隆坡、柔佛可以支持,非常高兴。和海山之间为了和商行交易,还相互竞争购买咱们在槟城销售的低价设备。哈哈!义兴派和海山派之间打了超过十年的大战,双方的基地都在槟城,主要成员都是从槟城过去。”罗继麟一面端给贺公子咖啡,一面说着。
“就是因为这个,引发槟城的会党纠纷,这样发展下去,都会各自争取英国人插手保护本集团利益,肯定会引发英国人乘机全面干涉马来半岛内政。这是我最担心的,但愿还有时间。”贺公子脸色阴郁。
“义山帮现在倒是提高了警惕,他们希望能够得到我们的帮助,已经提了几次。有了我们卖给他们的武器,海山暂时不会占上风。”
“61年7月,吉辇包的海山党与新吉辇的义兴党冲突,你清楚吗?”
这是第一次拿律战争,罗继麟当然知道。“这事,其实是甲必单郑景贵的海山党首先发难,摧毁了通向义兴矿场的运输水道,在格斗中杀了一人。当晚,还发生了两次突袭和掠夺8间义兴党人的住家,义兴党不敌,才逃往拿律村找端赛益求救。”
“端赛益是雅.伊不拉欣的得力助手,海山党的支持者,对义兴党的求援置之不理,槟城的义兴党党魁李亚坤出面向槟榔屿副警监求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