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十章. 造纸印刷办报纸 (2 / 4)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于12世纪传到欧洲后,欧美各国一直沿用中国的造纸法,主要以破布为原料,用手工生产。可是到18世纪初就出现了荷兰式打浆机,改变了捣捶成浆的工艺,从此由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在西方人手里开始走向机械化生产。
除了制浆技术,1798年法国人尼古拉斯?刘易斯?罗贝特就发明了造纸机,取得手摇无端网造纸机的专利;1803年英国技师唐金经改进制成能连续形成纸张的长网造纸机;1809年英国人迪金森试制成功圆网造纸机。这些技术在西方已经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应用经验,西方教育普及知识传播都得益于此。
“婆罗洲的造纸原料非常丰富,稻草、木材取之不尽。英德造纸技术的全部资料又是现成的,需要的就是启发设计师们进行研制了。”天黑下来的时候,散了会。叶根生如释重负的躺在贺公子的躺椅上,还在念叨。
“有了纸,马上就出报纸、印书,学生的书本也都印,哈哈!咱们也办西洋那样的报社、出版社。这事得和总长说。”工友端上晚饭,叶根生都没看见,犹自望着天乐滋滋的嘀咕。
“别理他,我们吃。”贺公子笑着对书童说。
“唉,印刷字模的事什么时候商量呢??!你们怎么吃上了!”叶根生坐起来,大声嚷嚷,连工友在内,一帮人笑成一片。
好几个月后,从德国挖来的造纸技术工程师、熟练工人来了,看到的竟是全新改进版的圆网造纸机正在试车,除了操作更方便以外,就是模样不太一样。怎么?上面打的是兰芳商标?
“嘻嘻,我只要你们的技术,设备吗?我们有。”看着德国人惊诧的眼神,陈近儒在一旁暗自开心。
木材厂、木器厂的废料很多,现在可剩不下了,各庄园的稻草也有了用处,车拉人挑的进了造纸厂。这边是三天两头的把新机械运进造纸厂,安装调试;那边不断的加码进原料招人手,培训顶岗。
在叶根生看来已经蛮不错了的纸样,德国人还不满意,拉着车间管事**。车间管事为难的看着叶局长,叶根生一抬眼,把纸样放下:“一切按照工程师的要求作,一样的设备,德国人能做出来,华人做不出来?”一句话激得管事直梗脖子。德国技师笑了,往回走的时候,还拍着车间管事的肩膀。
叶根生知道,这已经很难为这帮劳工了,这几个月,就从一个连机器都没见过的农夫,变成了一个熟练工人,来的时候,除了草纸,大概连印了字的纸都没摸过,现在手里这雪白的纸样,就出自他们的手。可是没办法,我们的宗主国已经落后了,我们这帮海外弃民再不拼命,从今天到将来,就都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这边的事还没完,门口就有一帮在等着了……
纸出来了,造纸厂经理有点发愁,这产量已经很大了,谁要呢?旁边又建了本册车间,准备把各种各样的纸张作成本册。可学堂能要多少本册呀?难道要出口?这也该有消息了。
等来的却是印刷厂的经理,一家伙订了半年的合同,报了三分之二的产量。造纸厂经理乐的都不知道抱拳拱手还是打千磕头了,在街上的饭店订了雅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