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章. 买船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三章. 买船 (2 / 3)
        锡矿当然想去,如果还没有买船的可能,就先去矿上看看。几个人也就不急了,摆酒吃饭。

        酒桌上,矿主不经意间透露了修船码头有待出售的旧船,也有愿意出租的船主。这话一出口,在座的几个人顿时一个机灵,他们倒是可以帮助联系。

        几个人马上商议,等消息一确实,随即前往码头,登船验查。

        太巧了,船主因为急需资金,亟待出售这艘下水不久的货船,但是由于这艘转运锡矿石的货船正在作大修前的检查,修理结果没出来,谁也不愿意买。听说有人愿意购买,就急急慌慌的从香港赶来。

        这时,从香港请来的美国技师也掀起到达。特使马上请美国技师仔细验看,这是伍家推荐的造船工程师,正在香港度假,兰芳请来,作为技术顾问。

        还有一位在英国学习的华人技术人员作为他的助手和翻译,怎样做,他们可是反复商量过的。

        两个人钻出船舱,一边用船主手下递过棉丝擦着手,一面直接指出了几个关键问题。

        船主心都凉了,大骂造船厂。只一个眼色,兰芳特使的谈判代表就知道底了,讨价还价呗。

        船主拿到远远低于原定卖价,又高于现在谈判的心理价位的全款,感激涕零。

        大部分船员也就留下继续服务,这些船员,欧亚都有,刚为自己可能失业而烦恼,转眼有了这么一个东家,全都想不到。双方竟成了朋友,办完过户手续后,兰芳宴请英国船主、华帮领袖,几方尽欢而散。

        英商答应,自己在印度和英国都会帮助兰芳他们的。就坡下驴,马上请其在印度英国帮助联系船舶事宜。一旦有消息,马上可以过去详谈。船主帮助牵线,租的船也签了合同。为了表示感谢,又给了船主一笔酬劳,船主又是一番感谢,双方作别。

        倒是有不少的英国飞剪船,但是没有马上要出售的,要不就是价钱不合适,只好暂时作罢。买的租的蒸汽船一并检查、修理,准备回航。

        1862年3月,那位大包大揽为大清国购买军舰的亨利先生,携巨款从**出发,他沿途大肆挥霍,还故意在香港滞留一个月之久。在此期间,亨利反复向**地方当局写信要钱,称美国发生内战,造船厂生意应接不暇,船价自然上涨,要杨坊等人追加银两,又从**地方当局手中骗取白银60万两。之后,心满意足的亨利才不紧不慢地向美国进发,中途还停留在欧洲游山玩水,直到当年夏末才到达纽约。

        和过去的历史不一样的是,与亨利同行的有几位在香港“巧遇”的兰芳国“商人”,已经和亨利称兄道弟。领头的一位不是刘玉振还能有谁?在来之前,就在总厅合计着在这笔卖中插上一脚,就是不能搞过来,也不能让那小子独吞了这笔飞来的横财。一到广州就联系眼线,知道了他的行踪,他一出发,刘玉振就带人缀上了。

        此时,这边买下英国船的时候,在美国寻找飞剪船的消息还没有回来。

        有了船,进货的事正式开始。在海峡殖民地,对于同样来自欧洲准殖民地的婆罗洲的客户,英商还算公道,面对相当不小的采购单,换哪位英商也得另眼相看。

        兰芳的人提出的清单,完全是急需的机械制造类。审查英商提供的文件、报价之后,果然在新加坡的价格远比香港便宜,大家就对于在印度的船舶谈判很寄予希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