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 珠江伍家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二章. 珠江伍家 (2 / 3)
        路上,几个人已经和各种关系眼线详细了解了伍家的情况,反复研究与伍家的策略,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作了应对准备,郑江二人也换上了长袍马褂。

        通向伍家的几条路口左近,不远不近的出现了不少陌生的面孔,刻意掩饰的顾盼之间,个个目中精光闪动,显然不是等闲之辈。竹网龙堂对这次会面也很是关注,从总堂传过话,吩咐广州各堂口一路蹑踪随行,不得有一点差池。

        都说侯门深似海,这豪门也不比海浅多少。青瓦白墙,飞檐斗拱,曲榭回廊,雕花门窗,一派岭南风貌,镶嵌彩色玻璃的大窗和巴洛克式拱形门廊上的花叶彩砖,又有渗透着浓重瑰丽的西方色彩。

        随着外堂管家一道一道门的进,曲折盘桓,来到后堂。按照惯例,首次拜见,往往都是在前庭会见,这次算是开了先例,连管事也感到有点奇怪。

        一早晨,头道门管家就接了话,要候着一起外客,直接入后堂叙话。管家听了,着实纳了会儿闷,还真不知道这时哪门子客。自从伍家开始衰落,虽说是大不如前,但是海内海外的访客,也都是头面极大的,像今天这样的,里面直接传话知会,又叫接入后堂,还真没见过。

        对于这个仅仅听说过的大清的南洋飞地,伍家主事的几个老家儿,还颇感好奇,很像多了解一点,又因为伍家一举一动影响颇大,也不想太过招摇,所以直接引入后堂。

        二门管事接着特使,到了后堂,请到花厅。稍后,特使请管家回禀,可否先兴拜祭伍老先生。

        管家很错愕的进去了,不一会就跑了出来,请特使前往家庙。

        按照之前练的程序,刘玉振带着贺公子幺二三的上香叩首,拜祭了伍老先生牌位,转身出来。早有大管家在家庙外候着,见了特使,满脸堆笑着直接引导后堂。

        正副特使先拜伍老太爷灵位的这一举动,让伍家没想到。现在满世界能够想得起伍老先生的人,还真不多了。所以一听到人家去拜祭先祖,马上收拾整顿,请到后堂。

        进了后堂,主事的几个老人来了一多半,三个老头拱着一个掌家大爷。两位特使一一见了,几个人也客气了一番。特使呈上四颗滴溜乱转的南洋珠作为见面礼。

        三言两语,伍家就将特使的来意问明了,特使也不瞒着,就按照商业兴国的说法作了一番解释。

        南洋,伍家不陌生,婆罗洲、爪哇也多少有所耳闻,风物人文知道的就不多了。兰芳请为大清藩篱,被朝廷拒受的事,倒是听说过,当时还唏嘘一番。刘玉振把这事说到动情处,撒下了几滴英雄泪,招得几个老人眼眶也红了。下南洋的苦处,伍家还是知道的,家里的下人长工伙计的同乡亲朋,就有在兰芳的。而且,伍家生意遍及南北,南洋也不会少了买卖,怎么说兰芳的事,也是牵扯着几万人呐,兰芳的金矿也是伍家的客户,所以当然不能不知道。

        只是后来,荷兰对于婆罗洲控制越来越严,华人矿工有不少已经转向古晋,兰芳的事传过来的就少了。对于海外侨民,伍家倒是和乾隆爷有不同的看法,可能是多年海外贸易的经历,满眼看到的华人在海外的苦楚,虽然身份不同,也少有捐资相助的行为,但是要说他们是“海外弃民”,任其自生自灭,罔顾生死,还真不能接受。红溪事件马尼拉数次屠华,哪件事都让伍家上下气到暴,可是天一亮还得笑脸相迎的应付那些黄毛红毛大猩猩。这么多年了,有点麻木了。

        朝廷管不了的地方,大可以以其为藩篱,纳为属国呀,他们就算不是王臣了,他们生活的婆罗洲就不是普天之下了?说起朝廷,伍家真是有点和兰芳猩猩相惜,当初伍家为朝廷卖了一辈子命,受了一辈子夹板气,到了儿,洋人的货抄不着,就抄十三行的,惹急了洋人要开仗,十三行就得捐款捐物,朝廷打不过洋人到让伍家出钱赔款不算,还落了个奸商的名声。

        收到兰芳特使的拜函的那天,就很想见一见,南洋的事情,多少有些远了,可伍家对天下风云,知道的绝不比军机处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