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重回故地(七)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重回故地(七) (2 / 3)
        汉军马军校尉见唐军大部已经正冲杀过来,而自己及部属已经无力夺回城门退回城内,无奈只得率部向商阳撤退。

        城上的汉军见骑兵已经撤退,顿时军心大乱,再加上西门已经被唐军控制,各部军官再也无法约束得住士卒,纷纷弃城而逃。

        派兵冒充汉军溃败士卒赚取城门是范阳的计谋,当计谋生效而且如此轻松地拿下堰城委实让范阳有些惊喜。

        此战,范阳的计谋生效,除了拼力夺下西门的那千人死伤较重外,其余各部几无折损。率军夺下西门的都尉因为固守桥头,又是千人之首,因此是汉军的首要目标,在汉军逃走时不幸被乱箭射死。为此,范阳深为痛惜失去一个人才,堰城的攻取和这位都尉的临变不惊能力有着莫大的关系。当后来范阳告诉李霄时,李霄也不禁扼腕叹息。为了在军中树立榜样,李霄派人专门在堰城为这位都尉立碑,并且亲笔写下了墓志铭。

        堰城的胜利并没有让范阳得意忘形,他还惦记着顾云飞及其所部五千人。大军一进驻堰城后,范阳立刻派三千人前往支援,当大军休整好之后还会继续派遣援军。而他本人则一面修书向李霄报捷,一面安排大军休整,同时着手准备营垒修建计划。

        堰城已经攻下,江上郡的收复范阳相信指日可待,不过就此将与商阳的楚云亭对峙,修筑坚固的营垒工事把汉军给限制在柴桑郡便成了首要任务。因此范阳先行做这方面的准备,当李霄率大军赶到时便会轻松不少。

        顾云飞此时压力很大,部属不时有人阵亡倒下,不少突前的据点都被北汉抛石机给击毁。虽然目前箭枝充足,士卒体力还充沛,暂时还不虞失守,但是汉军在颜石矶和文师道两员大将督促下轮番上阵让唐军上下神经绷直,随时都有断掉的可能。

        尽管箭矢已经给汉军造成了数千伤亡,但是并未让汉军心生撤退之意。这不仅仅因为颜石玑和文师道两人在互相较劲,更因为北汉的军中之神楚云亭就在商阳。对于汉军来说,跟任何将领打仗都是死,还不如在楚云亭这样的名将麾下上阵,就算死也不是死得窝囊,所以没有楚云亭撤兵的命令,这些士卒是不会轻言撤退的。

        且不说顾云飞正在为能坚守多长时间而焦虑,此时南唐的南海海岛西海岛上正有一番密谈,此事直到后来才被史学家重视,大多数史学家都认为历史的改变就是因为这番密谈才逐渐萌芽的。

        西海岛位于南海之上,南唐的南洋水军偶然巡逻游弋到此时也只是稍做停靠,并不上岸。

        西海岛大小约为越郡一半,岛上除了少量的土著外便是一些数百年前因为华夏帝国战乱而逃难到此的华夏人后裔。

        西海岛多山与林木,良田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却非常肥沃,一年能有三次以上的收成,不过人烟却非常稀少,良田并未被完全利用。何况这些良田多为华夏后裔耕种,岛上的土著因为文明落后竞争不过华夏后裔都避入了深山之中,而华夏后裔也很明智地尽可能居留在平原上,不到山林之中去。

        岛上除了林木山石和肥沃的土地外,还有许多的矿藏,水果,金矿等等,尤其岛上出产造船特需的木材,以及制作韧性极好的长弓的木材。

        整个西海岛除了数目不详的土著外,华夏后裔人口因为人口比较分散,累计起来也不过三五万上下,土著估计最多不过数千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