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管宁的力量【开始大章更新】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96章管宁的力量【开始大章更新】 (2 / 3)
        袁谭失败后,刘询在漯阴起兵,各城全都响应.袁谭叹息说:“现在全州都背叛了,难道是我没有德行吗?”

        王修说:“东莱太守管统虽然在海边,这个人不会反叛,必定会来。”过十多天后,管统果然抛下他的妻子儿女赶来投奔袁谭,妻子儿女被贼寇杀害,袁谭改任管统为乐安太守。袁谭又想攻打袁尚,王修规劝说:“兄弟之间互相攻击,这是失败灭亡的道路。”

        袁谭不高兴,然而理解王修的志向和节操。后来又问王修:“有什麽计策?”王修说:“兄弟,就如左右手。譬如一个人将要搏斗却砍断自己的右手,反而说‘我一定胜利’,像这样可以得胜吗?背弃兄弟而不亲近,天下还有谁亲近他呢!属下有说坏话陷害别人的人,一定将在你们兄弟之间挑起争斗,以求得一时的私利,希望您这样明智的人塞住耳朵不要去听。如果杀掉几个巧言谄媚的属下,兄弟之间又亲密和睦,来抵御四方的侵侮,就可以称霸天下了。”

        袁谭不肯听从,於是和袁尚相互攻打,向曹操请求救援。曹操攻占冀州以后,袁谭又背叛了曹操。曹操於是带领军队在南皮攻打袁谭。王修当时在乐安运送粮食,听说袁谭情况危急,带着所统领的兵马和各从事数十人赶赴袁谭那?。到达高密时,听说袁谭死了,王修下马大声哭着说:“没有您我该归附谁呢?”於是去见曹操,请求收殓埋葬袁谭的尸体。曹操想观察王修的心意,默不作声。

        王修又说:“我蒙受袁氏的深厚恩情,如果能收殓袁谭的尸体,然后被杀,我没有什麽遣憾。”曹操称赞他的义气,同意了他的要求。又任命王修为督运军粮的官员,让他返回乐安。袁谭战败后,各城都降服了,只有管统在乐安不肯服从命令。曹操命令王修去砍下管统的首级,王修认为管统是亡国的忠臣,於是为管统松了绑,让他去见曹操。曹操高兴地赦免了他。袁氏的政令宽缓,在职有权势的人都积蓄了许多财产。曹操攻下邺后,查抄没收审配等家的财物数以万计。

        等到攻下南皮,检查王修的家,谷物不满十斛,有数百卷。曹操叹息说:“士人不是只有虚妄的名声。”於是按礼仪徵召王修担任司空掾,代理司金中郎将,升任魏郡太守。王修处理政事,抑制豪强、扶助贫弱,严明赏罚,老百姓称赞他。

        魏国建立后,王修任大司农郎中令。曹操主张实行肉刑,王修认为当时还不能实行,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王修升任为奉尚。此后严才反叛,和他的部属数十人攻打宫廷两侧的门。王修听说发生事变,召集的车马还没到达,便带领下属的官吏步行到宫门。曹操在铜爵台上望见了他们,说:“那来的人一定是王叔治。”相国钟繇对王修说:“过去,京城有了变故,九卿各自守在自己的府宅?。”王修说:“吃着朝廷的俸禄,怎麽能躲避祸难呢?守在府宅?虽然是旧例,但不是为国赴难的道理。”不久,王修因病在官任上去世。儿子王忠,官做到束莱太守、散骑常侍。当初,王修在高柔二十岁时就意识到他的才能,在王基还是孩子时就觉得他不同寻常,他们最终都成了大器,世人称赞王修能识别人才。

        可以说,王修绝对是早期中国的职业经理人。不过,这厮的忠义也完全是出于个人角度,对大方向感的掌控到死都不行。不过这个人还算正直,清廉,所以在历史中被推了出来。

        现在,王修看管宁给孔融难堪,就马上跳出来了。王修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人,但对于管宁而言这个名气一样可以忽略不计。

        管宁冷冷的看了王修一眼,孔融都感觉得到那眼神有点冷。“王叔治?汝哀痛失母,社日无法进行。人伦之大无可厚非,然,一人之喜悦悲乎?一人之快乐乐乎?汝此等亦觉得被传送么?”管宁的话就像刀子一样,一片一片的割开王修的伤疤。管宁说,你一个人的悲伤就要大家来承担,那么你是为了悲伤还是为了名气?一个人的悲伤喜悦不要去破坏别人的心境。如果你这样的事情都觉得是可以传送的了,那么你这个人就没有救了。

        这个话被人说的话估计王修马上就会抓狂的,不过,一联想到管宁做过的事迹,就没有脾气了。管宁教化人都是在暗地里的,直到有一天真相大白的时候,大家才能感觉得到真理。

        历史上,管宁避难在辽东,居住的屯落,只有一口水井,每天打水的人很多,男女错杂,还常常为了争水而吵骂斗殴。管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自己买了许多水桶,每天早早地把水打好放着,自己躲开,大家来了都有现成的水,就争吵不起来了。等人们知道这个雷锋式的贤者是管宁时,都为自己以前的行径感到羞愧,主动地讲起秩序来,争水的问题便彻底解决。

        还有一件事。当时流民们在辽东开垦田地,种粮为生。管宁也开了一块地种着。有一回,邻居的牛跑到管宁的地里啃庄稼,管宁把牛牵到树荫下,弄了些草料清水供牛吃喝,照料得比牛主还要好。牛主人听说以后,羞愧得好像犯了大罪似的,以后就把牛看好了,不让乱跑。此后当地的人感念管宁的贤德,服从他的教化,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大家和睦共处,安居乐业。

        管宁这些举动说明,他无愧于道德大家的身份,再加上割席断交等等事件,管宁的每每举动都是世之贤才。所以,今天管宁才有这些说话的分量。当然,**为了整个三国热闹,把管宁提前招募了,这些事情没有发生,可是我们就换成其他的事件假设管宁的功德。这里还是要说明一下,不论是管宁还是其他人物,多数都是按照历史设定。但是,我都做了篡改。这样是为了的后期流畅,给大家带来短暂阅读上的不快望见谅。同时,我开始把以前的小章节改为大章发布,这样避免阅读中的等待。

        王修听了管宁的话当真是羞愧欲死。孔融连忙硬着头皮答话道:“幼安先生,叔治乃我家臣,又为北海主簿。过往小事,望先生不比纠缠。希望先生以后多多提点,让我等也能早日闻圣贤之道。”王修再不济,也是孔融的好朋友,历史上,王修和孔融算得上是知己。所以,孔融对这个朋友也算够义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