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94章 争论
杜如晦稍作停顿,又继续道:“陛下,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如果我们处处有所顾忌,要解决粮食的问题,的确是苦难。正如王灿所言,与其惧怕五姓七望这些大族,不如出手。毕竟再坏的局势,也不可能有如今的局势坏。”\n李世民垂眸思考着。\n他的内心,其实也是有些犹豫,毕竟当前的处境很是不妙,举国上下都不容易。\n杜如晦继续道:“当然这件事行动,那么五姓七望的人,极可能会针对陛下,甚至开始发动力量,以便于影响朝局。这个时候,大唐也会艰难。但只要熬过去了,那么大唐,便是前所未有的大唐。甚至于这五姓七望的大族,对朝局的影响力,会越发的变小。”\n李世民却是叹息一声。\n杜如晦听到李世民的叹息,却是清楚李世民为什么叹息。\n原因很简单。\n如果是平常时候,有了这样的一个活字印刷术,李世民慢慢的谋划,那么要削弱五姓七望,便是极为容易的事情。\n可如今,却是时间不等人。\n这是没办法的事情。\n杜如晦道:“陛下,这事情也不能拖,必须要去做。”\n李世民点了点头,却是径直往前走,不多时,就来到了马车中,看到了气息萎顿,甚至整个人显得无比颓废的袁天罡。\n李世民道:“袁天罡,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n杜如晦也是看向袁天罡,对于袁天罡的本事,杜如晦是知道的,这是有真正本事的人,并非装神弄鬼之辈。\n袁天罡叹息道:“陛下,臣一进入王灿的大厅中,看到王灿的面相,便着手推算。王灿这个人的面相,其实是早夭之相。”\n“可是如今,却成了圣人之相,前后差距巨大。这样的一个情况,令人惊讶万分,所以臣便着手推算。”\n“可是推算是,一开始顺利,并无什么挂碍。但片刻后,却仿佛是一片迷蒙,混混沌沌,天机难以揣测,连一丝的迹象都无法推测。”\n“甚至于,仿佛冥冥中,有一股浩荡的力量下来,使得我的推测遭到反噬,突然间就被打断,以至于吐血。甚至于,连五脏六腑都受了伤。”\n袁天罡叹息道:“短时间内,我怕是再难以推算。”\n李世民却是眼睛眯了起来,他沉声道:“你刚才说,王灿有圣人之相,意思是,我大唐会出现一个老子、孔子一般的人,能够是真正的圣人。”\n“对!”\n袁天罡点头就回答。\n顿了顿,袁天罡继续道:“恰是如此,我才难以推测。也恰恰是王灿的面相,应征了此前臣观测到的星象。王灿这个人,必定是扭转大唐国运,使得大唐兴盛不衰的关键。”\n“嘶!”\n李世民倒吸了一口气。\n他这是惊讶的。\n没想到,他汲汲营营寻找的人,竟然是一个十五六岁,还未出仕做官的人。实际上原本李世民的推测,即便是有扭转大唐国运的人,也应该是一个长者才是。\n可如今看,却不一样。\n这令李世民惊讶。\n不过李世民听完了王灿的一番话,他对于王灿还是有些相信,因为王灿虽说剑走偏锋,但所使用的手段,却是不简单。\n“走,我们先回宫。”\n李世民吩咐一声,便带着杜如晦、袁天罡回宫。不过半路上,李世民却是安排了人送袁天罡回去休息,又连夜安排人,把长孙无忌、房玄龄喊来。\n君臣几人在一起,李世民说了王灿的解决方法,看向几人,道:“王灿提出的建议,你们有什么想法,说来听一听。”\n长孙无忌道:“陛下,臣认为王灿的提议,纯属是胡搅蛮缠。要知道,一旦这么做了,那么五姓七望的大族反扑,这大唐原本就不深厚的底子,会更是糜烂的。”\n杜如晦道:“可是不采纳这一办法,这些粮食,从哪里筹措。难不成,要眼看着这一个个黎民百姓,全都饿死吗?”\n长孙无忌道:“百姓虽说饿死,虽说日子艰难,但好歹,大唐还在。只要大唐在,大局就乱不了。更何况天下间,也不是举国上下都大旱有蝗虫,如今是关中出现了这一迹象。如今,只能是熬过去,只要熬过去后,那就好多了。”\n顿了顿,长孙无忌道:“要对付五姓七望的人,不能着急,要徐徐图之。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大唐的稳定。大唐的长治久安,不能靠撒泼,不能靠剑走偏锋。”\n杜如晦内心,其实是认可王灿计划的。\n因为大唐如今已经够艰难了。\n可是世家门阀的人,一个个都推脱,一个个都不搭理皇帝,全都是关起门来过日子,各自都不理人,所以杜如晦本心,是想要灭掉五姓七望的。\n杜如晦道:“陛下,臣还是坚持己见。在如今的情况下,唯有剑走偏锋。如果不顾关中百姓的生死,那么天下万民,又如何看待陛下呢?”\n长孙无忌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天下万民,自当清楚陛下的不容易。”\n杜如晦立刻提出反驳。\n两个人顿时争斗了起来,各自不想让。\n李世民暂时没有插嘴,静静的听着,听了好一阵后,他开口喝止了争论的两个人,目光落在了房玄龄的身上。\n房玄龄自始至终,都不曾说话。\n还没有表态的。\n在李世民麾下,房玄龄也是极为关键的一人,尤其房玄龄谋略极多,堪称是智多星一般的人,所以深受李世民的器重。\n李世民道:“玄龄,如今这一事情,你怎么看?”\n房玄龄如今的年纪,在四十开外,已经年近五旬。这个年纪的房玄龄,不论是经验,亦或是眼界,那都是极好的。\n房玄龄回答道:“陛下,以臣观之,王灿的策略,也是极好的。不过出面的人,不能是陛下,而且陛下也不能亲自召见。最好是,安排人前往游说这些大家族,让各大家族的人,自发捐献粮食。如此一来,才不至于陛下没有退路。”\n李世民道:“玄龄你的意思是,让王灿前往游说吗?”\n“是!”\n房玄龄立刻就回答。\n他就是这意思。\n只要是王灿去的,那么令五姓七望愤怒的,那么被五姓七望敌视的,那就是王灿,而不是李世民。即便是五姓七望的人,知道这本质上,也是李世民的决定,可五姓七望的人惹不起李世民,最终只能是仇恨王灿。\n这是推出一个顶锅的人。\n房玄龄表情肃然,他稍作停顿后,便又继续道:“陛下,如今让王灿出面,是最合适的办法。如果不让王灿出面,那么最终的可能,便是五姓七望对朝廷动手。这一情况,臣认为不妥。而且按照陛下所言,王灿能言善辩,是一个合适的人选。”\n李世民道:“王灿这个人,不慕名利,对于官场他都没有多少的心思,更遑论是让他替朝廷出使。依我看,这事情也不容易啊!”\n房玄龄道:“臣愿意勉力一试。”\n杜如晦道:“臣的妻弟叶青空,和王灿也有一些的情谊。所以,臣愿意协助房相。”\n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本就是李世民的左右谋臣。两人之间的关系,本就是极好的。所以,杜如晦愿意帮助房玄龄。\n李世民见状,道:“既如此,那就这么办吧。”\n“都下去休息!”\n李世民摆了摆手。\n“臣告退!”\n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便联袂出去。\n长孙无忌脸上的神情,透着肃然,他站在甘露殿的门口,沉声道:“杜如晦,你当真是误国啊!要知道,大唐好不容易,才稍稍安定了下来。你如今的这一提议,便等于是,把大唐推向了最为危险的境地。你,这是误国之举。”\n杜如晦沉声道:“长孙无忌,到底最终如何,不得而知。尤其你也没有解决的策略,既然没有解决的策略,你凭什么阻拦。”\n“道不同,不相为谋!”\n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大袖一拂,便转身离去。\n在长孙无忌离去后,房玄龄微笑道:“克明,其实你没必要和长孙无忌争论的。总之,看具体的结果。”\n杜如晦道:“玄龄兄,你有一事不知道。那就是今晚上陛下去见了王灿,袁天罡也去了,他推算王灿有圣人迹象。甚至于,袁天罡推算王灿,竟然被反噬得当场吐血。”\n房玄龄道:“当真?”\n杜如晦道:“真有此事。”\n房玄龄笑了起来,说道:“若是如此,我还真要去见一见王灿。这个人,或许是能够解决大唐困境的人。老夫,责无旁贷啊!”\n顿了顿,房玄龄道:“克明,你也是见过王灿的人。你说一说,王灿这个人,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n杜如晦道:“很是特殊,尤其王灿的坦途,以及王灿的气度,很是不凡。不过,具体也要你见过后才知道。”\n房玄龄点了点头。\n事到如今,的的确确只能是见过才能清楚。\n两人聊着天,走出了皇城后,便各自返回。毕竟如今已经是深夜,大晚上的,肯定不适合再去拜访,只能是等天亮后,再去拜访王灿。\n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