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蜀道难 第二百九八章 【根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卷四 蜀道难 第二百九八章 【根由】
    ps.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bao也可以看一看昂!

    这歪嘴和尚念邪经倒也是容易理解,可是这等理由却显然说服不了孙新,只听他问:“可是……这手下人所作所为,蔡京岂能不担了干系?”

    黄杰便也笑道:“二兄应当还记得,当chu咱们论说那花石纲时,可是说过如今赵官家用下的每一块花石,可都是使了钱合买的。你看,当chu杨宗保破家丧了老父和妻儿,说是因花石而起,可实际上还是因为那应奉局的差役制使见他家桂树好看,便起意用皇封敲诈,而后见他娘子貌美,又想要用强行jian。还有那王庆做反,说起因是卧牛石,可实际还不是因昔年旧事寻仇罢了。所以,俺们定下计策,竖起天道盟大旗,劫了花石纲,cha了旗后,可不是唬得各地征集花石的官差纷纷收手安生了好一段日子。如今回头想想,此事根由清晰,将花石纲的罪责全怪在赵官家头上,只怕偏颇了。”

    话说这大宋的税赋之事,看起来貌似坏就坏在蔡京这等大臣乱来,可根子却还是在赵官家身上。当chu赵匡胤这厮弄出个“杯酒释兵权”,用的口号便是:“为官****担惊受怕,不若回乡多置liang田美宅,从此yeye笙歌颐养天年。”

    而大宋朝立guo之后采取的土地政策又是“不抑兼并”何“田制不立”,更实行的是官田征租,民田纳税的法律。也就是使得guo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构成了偏斜。

    北宋早期耕恳土地分民田和官田两大类:其中官僚、地主、商人的私有土地以及自耕农、半自耕农所有的很少一部分土地属于民田;政府的屯田、官庄的土地属封建guo家所有,主要属于官田。

    而北宋的农业税收也沿袭了许多唐末五代乱世的征收名目。琐碎繁多,大致可分为正税与附加税两类。田税和丁税两方面。首先就是沿袭了唐代中期杨炎所创立的田赋制度“两税法”,面向全部主户亦即所谓“有常产”的“税户”征收土地税,分夏秋两次。宋chu一般按照亩收一斗的定额课取谷物,但部分地区仍依十guo时的旧制,每亩每年纳税三斗,这是宋朝政府征收农民的正税。

    两税之外,又还有有丁口之赋和杂变之赋的附加税,如丁口之赋以身丁为主要对象征收,沿用了历代的人头税。不管有无土地,全需交纳。杂变之赋(又名沿纳)nei容很多,牛皮、盐、曲(酿酒所用)等税收都在范围,到了宋仁宗时规定这两种税收都必须随同两税输纳。

    还有盐酒茶铁专榷不提,甚至就算家有耕牛也会被摊上税赋。因牛皮是古代制造兵甲的重要材料,牛筋、牛角是重要ZHAN略物资。五代时期兵连祸结,ZHAN火不息,各朝都严jin民间私自买卖牛皮等物品。耕牛死后,皮和筋骨都要全部交给官府。而官府付给很少的钱。后唐明宗时只给农民一点盐充作牛皮款,再后来,收了牛皮也不给钱。最后规定制度,牛皮牛筋等都要上缴。对无牛皮者也要收牛皮税。后周时,规定牛皮税按田亩摊派,将牛皮税也弄成了田赋附加税。整个南北宋一直沿用下来。

    甚至,那铁榷当中更是将工业生产所需的农具也分出专门的税种来。后唐明宗时,因官府经营的农具质次价贵。农民不愿使用,改为农民自制铁农具,官府征收农具税,依随夏秋两税交纳,逐渐成为田税附加税。以后历代开明君主都认识到农具税的明显不合理,也颁布过减免措施,因此宋chu的农器也要纳税,以后时征时停。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