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志意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21章 志意 (2 / 4)
        人生一世,无非是在四种身份中找一个位置。

        修行者同样是一种士,只是所修道术不同,从事的职业也不一样。

        “那要看你喜欢做什么了?”

        以秦素徽的人脉不难给明钦找点事做。不过人各有志,有的人渴望出人头地,有人的却向往平平淡淡,有的人追求富贵利达,一唿百应,有的人安贫乐道,不以三公易其介。

        人向往的生活很多,实际能做的却很少。当初秦始皇出游,项羽望见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

        不数年,群雄并起,诛灭暴秦。政由羽出,号为西楚霸王。刘邦又纠合诸侯,攻灭项羽。两人一前一后,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项羽是亡楚之后,固然有复国之志。刘邦也无非是表露艳羡之情,未必有扭转干坤的志向。曹孟德自明本志,也说当初起兵不过想做个将军。后来地位渐高,才野心高涨。

        这都是风云际会,千载一时的事,秦朝统一天下之后,若是及时调整策略,不一味酷法严刑,恐怕就没有刘邦、项羽什么事了。

        姜太公八十得遇文王,郦食其、范增辅佐刘邦、项羽也都在六七十岁,行将就木。姜太公虽获成功,也可谓是绝无仅有,郦食其、范增则限于时代,不能洞彻天下大势,终归于失败。

        李白诗,‘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孟子也说‘尧舜与人同尔’。

        太平时节论资排辈更难有表见的机会,怀才不遇可说是士人一个永恒的主题。既然不遇,那么才与不才也难有定论。但是才士总有那么一些落落寡合,容易产生心理落差也在情理之中。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人类的追求无非是功名利禄,一般来说,求名比求利好一些。因为求名通常是求好名,这就需要洁身自好。但名和利往往是伴生的,有钱可以邀买名爵,有名可以财源滚滚,乃至有的人只要出名,脏名、污名也甘之如饴,助成一种恬不知耻的风气。

        修行者通常都有些过人之处,争竞也更为激烈。诸天万国有很多神道会、天道会、仙道会,背后也都是名利的驱动。

        明钦是从下界来的,这几年一直在有鼻国和海外活动,没有参加过道术的测定。很难做一些高级的工作,修行者很讲究师承,行事有一定的准则,在外头胡乱闯荡早晚招来麻烦。

        天女门虽然是一个史悠久的门派,性质和僧寺、道观差不多,属于民间自力谋食的团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