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囊中羞涩 (1 / 3)
大唐全盛时,邮递行业还是很发达的。全国有水陆驿站一千多个,驿卒近两万人,直接归尚书省管辖。所以杨贵妃能吃到岭南的鲜荔枝,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驿站每三十里一个,信函象接力棒似的,一站一站往下传递,最快的速度一天能走六百里。
传递信件的驿卒,穿着特定的制服,背插旗帜,在驿路上飞奔,路况好一些的地段,也有骑马的。凭萧玄衣的资质,在偏远山区当个驿卒,应该很出色。可惜他现在志不在此。
以上情况仅限于官邮,至于平民百姓传递消息,那是相当不便。何况契丹和大唐还是互不相属的两个国家。老杜有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虽然有些夸张,但通信之难也是实情。
好在孙掌柜交际面广,打听到三天以后有人去幽州,便把此人介绍给萧玄衣,萧玄衣请了一顿饭,此人负责把萧玄衣的信带到幽州。
到了幽州之后,如何把信送到雁门,这个人再想办法,或者委托驿卒,或者托付给去雁门的商贾,萧玄衣是问不着了,但费用得萧玄衣出。
一封信花了萧玄衣十几两银子,还不打保票。万一遇人不淑的话,半路上把信当手纸用了,回来编个圈儿,天知地知你知的事儿,也没地方查去。
萧玄衣寄了一回信,总算是明白了传递的过程,心中反而忐忑不安起来,但除此之外,又有什么法子可想?只好祈求上苍保佑了。
小二将四匹马卖了,居然得了八十两银子,萧玄衣很高兴,请他吃了一顿饭,言谈中得知,这小二本姓张,名污落。据说是回鹘人,但血统不纯,对于这种混血儿,当时有一种称呼:边地杂胡。
从张污落地名字也可以看出,家庭条件也不怎么样,年纪青青的就出来谋生计。但张污落生性聪明,居然通晓六、七种番话。天生的掮客材料。
萧玄衣托他打听阿保机的住处,不久也有了消息,阿保机去中原公干去了,说不准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萧玄衣只得撇开找阿保机借钱的念想,况且现在手上还有百十两银子,应该能支撑大半年,谁知事情远没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李克用住进来三天之后,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眼睛能睁开了,手指偶尔也能翘一翘,有时候睡着时还打呼噜。
萧玄衣欣喜若狂,照这样趋势,用不了两个月,李克用就能下床了,将来孙少仙来了,全当是旅游。对于这种情况,孙掌柜却很老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没那么快。
孙掌柜所言不差,还没维持三天,李克用开始在床上折腾,口中呵呵乎乎,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双目圆睁,好象要喷出火来,两只手乱抖,抽风一般。
萧玄衣急得不得了,又是按摩,又是擦身。折腾了半天,李克用双眼一翻,不动弹了,萧玄衣听了一下,没气儿了。赶紧跑到前院,去叫孙掌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