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忘归一箭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引子 忘归一箭 (1 / 5)
        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都城在大梁,夷门是大梁城的东门。

        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发生在此地,故事里有个高士候赢,就是大梁城看大门的。唐人诗里有记载:赢乃夷门抱关者。

        候赢看管的是不是大梁的东门,已很难考究,但“夷门”这个名字却流传下来,后来竟然成了大梁城的代称。

        历史上大梁曾多次改名,秦朝时改为浚仪,汉朝时改为开封,北周时改为汴州。但“夷门”这个名字,却一直没改。后来后梁和北宋相继在此建都,此地便大大有名了。

        本回故事的开始在这里,时间是唐朝末年。当时,这个地方叫“汴州”,又称夷门。

        夷门位置居天下之中,周围地势平坦,北临黄河,东靠汴水。古代交通不便,运输以水运为主。所以夷门的位置非常重要。

        虽然刚经过庞勋之乱,但没有波及到夷门,此处还是相当繁华的。勾栏酒肆,青楼管弦。

        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有鲜衣怒马的贵公子,有狐假虎威的奴才,有估衣卖浆者之流,也有衣衫褴褛的乞丐……

        乞讨是一门很古老的职业,据说和妓女一样历史悠久。但很难看出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因为很少有乞丐去嫖妓。

        既然是一门职业,便有敬业与不敬业之分。有的乞丐,会唱莲花落,并且也很吃苦,每天走街串巷,讨到的东西也比别人多。

        有的乞丐则属于游手好闲那种,“来往的,大爷们,可怜可怜小乞丐吧。”就会这么两句,讨到的不多,自己吃饱了,就到大相国寺门口去晒太阳。或者是在大相国寺门前晒太阳,暖和了再去讨饭。

        大相国寺的旧址相传是信陵君魏无忌的故居,始建于北齐年间,原名“建国寺”。唐睿宗未登基之前,被封为相王,封地就在汴州,后来君临天下,就把“建国寺”改名为“大相国寺”。

        此时的大相国寺门口,确实有一帮乞丐在晒太阳,看来没有职业道德的乞丐还真不少。

        艳阳高照,青石台阶上,几个人或坐或卧,有一个更夸张,四仰八叉,乱蓬蓬的头发盖着脸,象挺尸一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