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不期而遇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二三章 不期而遇 (2 / 3)
        谭笑把昨晚他们各自交上来的三份名单交回给他们,上边有不少的增补和删除;像戴季陶这样原本在陈立夫清洗名单上的人物,竟由于沙赫特把他名列在货币统一改革委员会里得以免祸。而很多差不多时间出道,一直追随孙中山**的老一辈**元老以及民主党派人士就没那么幸运了;这些人物几乎全部被深知谭笑意图的陈立夫上了名单!

        陈氏兄弟给谭笑的第一份答卷是拿了满分的,他们把杨永泰的名字列进去了,而且排在第一位!因此谭笑决定严防二人的同时重用二人。他们提出的这份名单,未始没有故意为谭笑树敌的意思;但是谭笑不怕:杀光这些人,就有一段时间全国根本听不到别的声音,就算有人想与自己为敌也不过是来送死!而且他还会给陈氏兄弟下套:名单是你们弄上来的,那就由你们去抓人、去审问、去定罪;看是谁得罪人!你们要是阳奉阴违放水,那简单,直接端掉你们!

        “你们要明白,有破就要有立!”谭笑开始发出最高指示:“你们看,打倒的名单不少,但是你们立谁呢?我没看到!”

        自古以来对付文人,除了一刀要脑袋外,还要注意树立新的文豪才能迅速让投机文人们知道笔杆子方向,找到可以输诚的渠道;如果只会杀不树立新的文坛偶像,很容易就被大家口诛笔伐。虽然现时的报章基本被邓文仪全部控制住了,但是谭笑还是要防微杜渐,绝不允许另一个声音发话。

        “比如说这些人,打倒了,杀光了不要紧,你让学生们的思想追随谁呢?”谭笑指着一批民主学者的名字道:“你们要先做好扶持一批取代他们的地位的人的工作再动手,比如说......”他想了一下道:“林语堂就不错......”

        谭笑其实对这个时代的文人了解是很肤浅的,但是他在后世知道这么一件事,就是林语堂对苏联的态度。在一九三七年,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写了这么一段:中国就有那么一群人,为了几个卢布,不惜出卖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在报纸上疯狂叫卖自己的汉奸言论,武装保卫苏联,支持外蒙人民自己当家做主,在动物世界找这样的动物几乎不可能。后来这句话被别有用心的人改成了: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阶层,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

        关于林语堂的文学修养有多高,在文学界的地位有多高,这些谭笑根本不用去考虑;任何地位都是捧上去的,只要元首我愿意,你名字都写不好照样有办法能让你成为文豪、一代巨匠!关键是你的思想,林语堂对苏联的态度很好,正符合谭笑以后要开展的全民反苏运动;更妙的是,现在林语堂还没讲出那段话!

        在谭笑一项项作出工作指示后,与会的这些二次**领导小组的成员们已经基本把整个行动方案定好了,要清洗、要运动,但不能要动乱!这次的运动要有序,要可控;事件不能太长。

        这次的清洗对象普及面之广绝不敢说后无来者,但一定是前无古人的,政界、军界、工商业界、学者文人、地方士绅无所不及;至于社会名流们,越是资历老的、谁都敢骂的越死得快;像那几个谁都敢骂的笔杆子,基本就要被打成现行反**通通杀掉。而那些被谭笑这个穿越人在另一个时空知道的有名的间谍们,更是被谭笑定为重要抓捕对象,根本不列入这里的名单,直接派赖云生去把他们悄悄抓捕了。

        等大家的会议结束,大家散了之后,谭笑忽然有一种冲动:看看南京!

        虽然自己已经来了南京这么些天数了,但两世为人他对南京都是陌生的,只闻其名罢了。现在自己成了这个国家的元首,要是连首都的样子都搞不清也太说不过去了。所以他决定微服私访,看看南京的民情。

        这个年代的南京,可是别有一番风致,靠着十里洋场大上海,却又是国都,自然是洋气十足而不失国韵。谭笑上台到南京后得知南京因为**宋美龄的新生活运动而禁止了军人娶烫发女子为妻这一轶事后,马上便取消了禁令——此一时彼一时,前国母是提倡简朴生活的直发丽人,现在的国母可是处处讲求贵族化的百变佳人!由此曾经一度在南京风行的烫发潮又再次兴起,而谭笑偶然在一个工商业界的见面会上对一个做化妆品的商人讲的那一句来自容慧的发言:化妆品就是女人的武器,它让女性信心倍增更是被该商人拿去修饰一番成了广告语!

        新元首喜欢这些!元首的无意应酬的一句话马上便传遍南京,时尚的潮流便马上兴起,南京街头竟是一时花枝招展,年轻妇女都掀起了打扮潮流!

        太平路是商店集中度最高的一处场所,在这里,很多一直流传后世的名牌化妆品都有出售:夏士莲雪花膏、巴黎素兰霜、李施德林牙膏、黑人牙膏、力士香皂等等应有尽有。而这些化妆品日用百货的最大消费群竟是女学生;在这个时代,女学生对化妆品的兴趣被报纸报道称在课桌上化妆品的数量是钢笔和墨水瓶的两倍!

        现在华灯已上,太平路上更是灯光夜色妖娆,无数红男绿女流连。因为近段时间国外到处战火纷飞,几乎全远东的商人都挤进了中国,这个中国首都更是创下了繁华的历史之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