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第四一三章 和合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13、第四一三章 和合 (1 / 6)
        九月,萧琰一行抵达“新月道”的最西端,即中西洲自由贸易通道的西部起点——和合港。

        这里是中西洲自由贸易通道上最重要的商城,超越了东部端口的大唐北延集。

        它是一座海港城,西面全部是海岸线,仅商货港口就有三个,每天的货物吞吐量超过十几二十万吨,是南北两个西洲的贸易交汇点,也是南北西洲和中洲贸易的起始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且,它的地理位置也相当敏感:处于黑海的东海岸,正好夹在大西洲两个大陆的交接地界,到底属于南西洲还是北西洲一直模糊的,而在希腊帝国和罗马帝国同时统治南北西洲时,整个黑海都是帝国的内海,这种交界模糊的海岸区域当然也不存在问题,但南北西洲现在是两个帝国,这种地域就成了战略争议焦点。两大帝国打来打去,后来被欧罗顿打下来,为建贸易通道又撤回到乌加索山脉将这里让了出来,而大食认为这里本就是南西洲的地域,两个帝国在协谈时当然都不愿意这里建城后被对方控制,也绝不愿意这个贸易起点完全由商人自治。

        两国谈判陷入僵持,欧罗顿皇帝是最心急的,私下联合大唐,一起给大食施加压力。

        这时大唐高宗皇帝就抛出了一个方案——由三大帝国共同参股成立“自由贸易联盟商会”,由商盟制定城律、商法治理这座城市,每年收取的商税只用于城市建设、管理和商会人员薪资,不入三国的口袋,以保障自贸港的自由良性运转,不受三国政治影响,也免去三国贪婪的商税榨取毁掉自由贸易的危险。

        这个方案显然不是高宗临时想出的。

        欧罗顿皇帝和大食哈里发都知道这是大唐皇帝插足西洲的谋算,然而这是唯一可能让两国接受的方案,除非他们中断开辟新贸易通道的计划,但欧罗顿皇帝首先就不愿意。退一步讲,就算然让大唐得逞涉足西洲自贸城,但是三角形也是最稳定的形态,三国各占一角互相牵制,总好过两国角力形成跷跷板。

        高宗这一手是光明正大的阳谋。

        阳谋的意思就是你明知道对方在谋算,还得痛并快乐着跳进去,因为坑里面的确有金子。

        是跳下去攫取更多的金子,还是果断抽身而去?——欧罗顿皇帝和大食哈里发最终做出了选择,新贸易通道的利益驱动力实在太大,让他们可以忍耐大唐皇帝的这点谋算。当然,他们那个时候并不知道高宗皇帝的野心有多大——谋划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的帝国争锋,而是谋划世界的战略。

        萧琰在马上遥望这座城市,北面全是海,东南西三面也没有明显边界,因为它没有城墙,只要路边出现有黄蓝绿三色圆徽记的指示路牌,就说明这里是和合城。

        和合城是唐语的称呼,欧罗顿语和大食语又是一种叫法,但都有和平、安定的意思,而唐语的“和合”又蕴有和气生财、合作共利的涵义,不止大唐商人和中洲其他国家的商人喜欢叫“和合城”,还有很多西洲商人也更喜欢以“和合”称呼这座城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