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82、第三八二章 离别是为了相聚 (4 / 6)
这部经是三千道藏中的一部,在世间流传甚广,各大世家都有收藏,似乎并不稀罕,事实上这部道经过于玄奥,艰深晦涩,又大而空,宗师境以下根本读不懂,洞真境的也未必能领悟,所以珍贵的不是《洞虚经》原本,而是经解,这就是宗门和世家自己的底蕴了。
萧琰没有读过道门的经解,但她读过萧氏和剑阁的经解,只是觉得和自己理解的洞虚之道,似乎有些差异……当然也是正常的,经解是前人著的,各人有各人理解的道,只能做参考;再者,玄奥的道义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能表达出来的,就不是奥义,只是道理,要从道理上升到奥义,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悟。
《洞虚经》里面的奥义很深,萧琰觉得,吕道君让她多读这部经,是让她领悟“虚无”。
她修行的无字刀法是虚无,从慕容绝那里领悟的是毁灭的虚无,从李毓祯的剑意中领悟的是至深平静中的虚无,但这还不够,她领悟的还不够。
虚无的奥义,她还远远没有掌握。
如果奥义是从里到外的圆圈,那她现在,还在外围的圈里。
只有洞虚,她才能入虚。
虚境中,无所谓有情,也无所谓无情。
那里,是虚无。
萧琰觉得,她如果能够领悟入虚,就可能随时进入“绝对冷静”,情障就无所谓障了。
沈清猗以丹经的虚无之义和她印证,丹道也是内丹大道的一种,有实丹也有虚丹,虚无之义也是要领悟的,虽然是不同方向,但互相印证,就能开拓思维,彼此都有收益。
萧琰施了真气屏障,隔绝两人的谈话,同时以木生风,附着于屏障上,炎热便去,只有清风徐徐围绕着两人。
渐渐穿过这片广袤的桃林,前方是一片斜缓而下的山坡,草绿满坡,还有按卦位植的三十六株杜英树,因草坡阔,植得比较稀疏。六七月正是杜英花开的时候,枝条下缀着一串串白中浅黄的花瓣,怒放时像铃铛,但在烈日下晒得蔫耷耷的,铃铛也扁了,失去了鲜活的美丽。青草叶子泛着白光,修长的叶身无精打采的垂着,没有了清晨吸露水时的蓬勃。沈清猗觉得自己的心情也和这花瓣草叶一样,失去了几分精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