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卷:一代天骄——第二十九章:赵家郎(5) (3 / 7)
这个名声虽然不好听,却莫名其妙的成了个“千金市马骨”的当代典范……
说书先儿都可状元及第,会写几个字会算几个数都能做官,这样的好事,才高八斗如杜勉(自以为)之流,如何能够不动心?
最起码秦固自己就知道,高家姚家的各房子弟原本对李文革的科举不屑一顾,去年秋闱更是严谨自家子弟下场去丢丑,除了老幺高绍良不知什么原因突然间临时报名参考以外,这两家的子弟基本上都没有出现在去年的秋闱中。然而这种情况到了今年的春闱,却突然间变了风向,高允文和姚公望的长子姚士存联袂来访自己,为族中子弟说项——作为副主考的文章那边更是门庭若市,上门请托之人络绎不绝。
大约也只有主考官陈素那边,大家知趣地没有上门。
这也无形中减轻了秦固和文章的压力,恶人自有陈素去做,到时候中与不中,对这些请托的事主都能有个搪塞之词。
此次科举延州高姚王韩四大家族中第谋取了功名者多达八十三名,几乎占到了春闱取士总数的四分之一强,只是均在二甲三甲之列,一甲进士及第的三名骄子,均被外地生员夺去。
灵州回乐生员杜勉以七门科目总分五十九分的成绩状元及第。
庆州乐蟠生员郑鹏远以七门科目总分五十二分的成绩榜眼及第。
庆州庆阳生员卫瑀以七门科目总分五十分的成绩探花及第。
对这个结果,秦固也十分的无可奈何,李太尉这个让人笑掉大牙的科举取士方法最大的一个麻烦就是题目和分数相制,使得考官从中动手脚变得十分困难。
就像现在,明明所有人对这个考试结果很不满意,然而分数如山,谁也说不出什么,要去改分数,不要说这事情做起来很难查起来容易,做了之后后患无穷,现下那位韩夫人就坐在主考官的位置上,却有谁愿意去冒这个风险跳这个陷坑?
这种绊马索一样的制度设计下,文章会乖乖配合陈素一点都不奇怪。
杜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愿以偿以状元身份入节度府为教谕参军——当然,暂时还是检校,因为有权发布正式任命文告的那个人目前正在云中城下吃沙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