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庆州风云(2)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庆州风云(2) (4 / 5)
        在折御卿的守卫下,芦子关真的变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雄关。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经营修筑,如今的芦子关已经变成了一座拥有瓮城结构的真正雄关,再加上寒冷的气候和折御卿洒水成冰的巧妙手段,拓跋家在芦子关前先后折损了两百多人的兵力,却未能取得任何实际性战果。

        迫不得已之下,拓跋彝殷断然出手吞并了细封家。

        对部族联席会议的解释,是因为细封家的细封敏达做了延州敌军的骑兵领,这个党项奸手上沾满了本族人的鲜血,细封家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实际上谁都明白,这不过是个借口,细封敏达早就是细封家送给拓跋家的奴隶,从本质上这个人和细封家已经没有任何联系。仅仅是

        收拾细封家,谟宁令才将这件事情作为借口提了出来时不能拿南部三大部族开刀,那是因为这三个部族的人丁加在一起将近一万八千人,拓跋家实在吃不下。如果拓跋彝殷以和延州方面私下进行贸易往来作为罪名吞并其中一家,会引起三家的联盟反抗,而那是如今的拓跋家所承受不起的。

        因此柿子只能捡软的捏,草场就在夏州北部人丁不足五千的细封家无疑是最佳对象。

        即便如此,拓跋彝殷也没敢把事情做绝,他只是将细封家所有的贵族家小都迁到了统万城内。并没有真正伤害这些人,他不愿因此刺激那些其他部族地族长长老,如果这些上层人士人人自危,拓跋家就危险了。

        拓跋彝殷在诸侯纷争的乱世活了半辈子,第一次见识仗还可以这样打,敌军不费一兵一卒。坐在险关之后仅仅凭借那些四处走动的商人便将己方逼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李文革统帅的八路军已经越了折从阮的府州军,成为了平夏八部最凶恶最难缠地敌人。

        凭心而论,拓跋彝殷宁愿面对折家,也不愿意面对李文革这个无赖。

        “……李文革终究是要割据称王的……”

        拓跋光琇的语气很轻。但话语却颇为惊人。

        拓跋彝殷没有说话,静听下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