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汴梁风物(7)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汴梁风物(7) (4 / 5)
        听着袁述絮絮叨叨评价着李文革,冯道缓缓开口道:“此人的字是李彬取的,曰‘怀仁’,李文质在西北沉浮数十年,眼力还算不差!”

        袁述扭头看着他问道:“令公这是何意?”

        冯道似乎有些疲惫了,轻轻抚着额头问道:“若是按照此人所说,修缮河工用军队来做,你估计要动多少兵力?”

        “……”袁述呆呆无语。

        ……

        乱世难为官,侍奉的皇帝老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换了人,得不断改换门庭才能坐得稳。乱世升官快,这又是另外一番道理,太平盛世凭借明经进士花团锦簇的文章诗句高中魁元,也不过拿到了一张进入仕途的门票,要苦哈哈一层一层熬资格,在不同的部门和品秩之间迁转来去,小心不要让御史们抓到把柄,还要谢天谢地求着爹妈长寿多活些日子,千万不要在自己仕途地关键时刻挂掉——否则一旦丁忧,三年不能为官不说,再起复时原部门原单位已经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戚便是个乱世科道官的代表,他是后汉乾佑三年的榜眼,一甲第二名,那一年的状元乃是王朴。当时殿试之后,吏部拟定的授官规则是前三名优待,二甲以下统统配到京郊各县打杂,从九品官熬起。

        于是敕牒下,王朴为校书郎,戚为著作佐郎,一道直史馆。没多久王朴被枢密使杨邠聘为幕宾,自然立时生,离开了史官这个冷清的闲地。戚却没有这等好运气,苦呵呵做了几个月,又使了银钱运动朝中的大佬国舅李业,这才提前转为著作郎,迁为金部员外郎。金部员外郎虽然官不大却是个颇有权的职位,戚卯足了劲准备干出一番事业来。

        没想到任命地敕牒刚刚下来,还未曾上任,郭威地大兵便开进了京城,李业被诛杀,他所任命的所有官员都被一体罢免,戚这个倒霉蛋自然只有重新待选,这一回他学了乖,在吏部运动来去,无论如何要放一个外任,哪怕出去当个县尉,也比在京里当官舒服。

        折腾了几次,他那点薄产早就花了个七七八八了,最终选出来,却选了个门下主书令史,还是闲官一个。

        广顺元年郭威称帝,所有官员均加官一级,这一次戚走了天子近臣范质的门路,得为鸿胪寺主簿。

        从此戚跟着范质,直到范质拜相,去年八月份奏请其为正五品中书舍人知制诰,这原本是一步登天地好事,却被与范质素来不和的宰相王峻横插一道子,升官倒是也升了,也还是正五品,可惜不是正五品中书舍人知制诰,而是门下省正五品给事中,判鸿胪寺。

        中书舍人和给事中,一属中书一属门下,本来是对置的职位,其中中书舍人掌制诰拟就,给事中掌国之封驳审覆,纯论权力,给事中似乎还在中书舍人之上。奈何那是魏晋隋唐时的老黄历了,自唐初到现在,以中书舍人而入阁拜相不下百人,给事中拜相则除了魏文贞之外再没有第二个人。自从中唐改制之后,给事中的职权形同虚设,根本就剩下个空架子了。如今中书舍人加知制诰则可以日夜陪伴在君王身边,乃是地位仅次于宰相的天子近臣,只要越过翰林学士这个坎,出则为侍郎,入则可以平章;可是给事中判鸿胪寺却只能管管基本没啥可管的外交礼仪事务。

        五代鸿胪寺卿是名誉职务,一般多做加衔使用,真正的寺务则由判寺全权负责,因此虽然是五品,可也算位列九卿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