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读书人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读书人 (1 / 3)
        回到右北平的郑勇,开始将自己的辖地再度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建设之中。

        第一所官学顺利办成,郑勇以蔡邕为博士,专事督导教学。那些蔡邕聘请回来的人,一律被任为教授。

        蔡邕何等名气?若说郑勇以自己的勇冠三军闻名于世,那么毫无疑问,蔡邕就是文学领袖中的“郑勇”。

        蔡邕只要往那一坐,甚至不用他做任何事情,他的才华和名气,已经足够让右北平的官学在一夜之间成为第一流的学堂。

        从右北平等地遴选出的六岁至十二岁的孩童,都被免费送入官学就读。

        不光如此,各地士子才人,闻听蔡邕在右北平开学,交口相传,竟是慕蔡邕之名纷迭而来。

        一时间,但见右北平俱是文人雅客。官学门口车水马龙,日夜恍如闹市一般。不少人彻夜达旦守在官学门口,只为见上蔡邕一面,若是能得蒙蔡邕收为弟子,那便是祖宗显灵了。

        这么一来,郑勇才终于知道什么才是这个时代的“明星效应”了。自己那个时代的什么电影、电视明星,若放在这个时代和蔡邕一比,那无疑就是小巫见大巫,以粒米之光妄想与皓月争辉了............

        而还有一遭,许是因为蔡邕的缘故,许是因为郑勇“落笔成诗”的缘故,郑勇的名气,一下也在这些文人面前变得响亮起来。甚至有人为了奉承蔡邕,居然以“当世之第一才子”称之,这未免让郑勇听了大是汗颜...............

        随即发生的一件事情,又让郑勇的形象,再度在士子们的心里变得高大无比。

        那一日,郑勇在练兵场上归来,和武安国说着自己对练兵的一些想法,经过学堂门口,正想进去,忽然看到学堂对面一角,两个穿着朴素,年纪估计都在二十左右的青年正蜷缩在那里。

        郑勇看了好奇,下马走上前去,就见左面那个青年眼睛半睁半闭,也不知是醒着还是睡着了,右面那个手里握着小半张饼,看看早已变得干硬。这二人满脸都是菜色,明显营养不良。

        看到郑勇过来,穿戴华丽,当时显赫之流,右面那个青年,急忙让左面似乎是睡着了的同伴醒来,两人一齐站起,有些不知所措。

        “没事,没事。”郑勇看着两人长相斯文清秀,急忙说道:“我只是见你二人在此,心中好奇,故此过来看看。看二位绝非难民之流,不知在此何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