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蚩尤九兵 (5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03章 蚩尤九兵 (5 / 6)
        同样吸收了二战后的技术,60迫击炮、**等难度较大”还都只有一个雏形。这一次展现在观察团面前的也不多。

        若不是这一次观察团来,就连前边的几样”孟享也不会拿出来。

        这一次观察团来的目的虽然是摸先锋军底细的,但孟享看到观察团内的那些大牛们,心中就又动了挖墙脚的心思。

        白崇禧,他是不指望了。桂系合作可以,人家没有和阎锡山那样被挤兑,绝对不会屈居牛尾的。不过,杨杰、戴安澜、邱清泉、廖耀辉等谋臣猛将却是让孟享心动。接待中就把先锋军自己的兵工水平,亮出来给他们看一看。

        国内有人一直宣扬,先锋军的武器都是靠买,没有自主生产,如无根之浮萍,一旦被截断了供货渠道,长不了多久。而且军火受制于人,还不知道要接受了什么密约来出卖华夏的利益。

        有人推波助澜下,也有不少人竟然相信。孟享推出了这个就是一记猛烈的反击。在吸纳了此时华夏大半的兵工人才后,先锋军展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了,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当然这些轻武器并不能太吸引众人的眼球,而孟享的蚩尤计划中的另一部分的重型武器的研究,就让众人十分感兴趣。

        华夏各地方兵工厂都能生产轻武器,加上进口的各种轻武器,性能与鬼子的也相差不多。而面对着鬼子时候,吃亏往往是吃亏在火炮上。

        由于迫击炮相对较简单,华夏各地也能生产不少,但除去迫击炮的火炮,在原来历史中的整个抗战8年中,只有98门的产量。就钢铁产量只有可怜一两万吨,最少的时候还不足万吨的规模来看,也实在是无奈。

        整个民国时期,全国各大制造局,一共建造了两千多门山炮,以75毫米山炮为主。而75毫米、88毫米的野炮一共建造了五百来门。而100毫米口径以上的榴弹炮,则都是东北生产的,有三百多门,甚至在九一八之前还生产了150毫米的榴弹炮21门,但都成了〖日〗本人的战利品。

        当东北、山西、上海、南京等地都被鬼子占领后,紧靠着重庆的中央政府仅仅维持轻武器的生产已经是不容易了,还如何再大规模生产火炮?

        如此一来,当前期积攒的武器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中〗央军也就无力再与鬼子大规模的拼杀了。偶尔面对着鬼子时候,只能用死亡来搏命鬼子的炮弹了。

        这显然不包括先锋军,不说先锋军让鬼子无奈的重炮阵地,但说火箭炮也能让鬼子闻风色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