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再劫黄金 (5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6章 再劫黄金 (5 / 6)
        欧战开始后,无论是粮食也好,还是资源也罢,都在蹭蹭的涨价。工厂都开始转而为军队服务,工人开始走向前线,这使得民间的一些产品的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华夏轻工业的价廉物美就突显了出来,尤其是来自先锋军的产品。

        从38年起,先锋军就一直在采购德国人的机器设备来完善轻工业。经过了两年多的发展,一大批的熟练工人培养了起来,产量也已经剧增。联合战区内的市场虽然不小,但比起欧洲的消费还是差了很多。当时有人还曾劝孟享不要投资那么多的工厂,但当欧战爆发后,就显出了孟享的“先见之明”。

        来自国外的订单立即就成了让那些速运转了起来的润滑剂,重工业的工厂只能满足自身还不够,但轻工业工厂的巨大产量,却是顺着船舶划开的巨浪一直延伸到了欧洲大陆上,换来大把大把的金币。

        欧洲上千万军队的无时无刻不在形成消费漩涡,把人类文明的工业产物卷进去,即使衣食住行这些也都不例外。军队的后勤也绝对不是武器弹药。

        这股巨大的消费流不仅仅是军队,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影响,在海面上的交战后,也使得民众的很多日常消费成了奢侈。

        最典型的就是英国人了,他们从去年就开始了战时管制。在今年年初,英国人就施行配给制度。但在德国的潜艇掐断了他们的生命线后,他们面临着比历史上更加严峻的考验。

        孟享早就在战前,就通过影子公司或者间谍搜刮了部分市场上的粮食偷偷的囤积起来。虽然积攒的粮食对于英国人来说,并不是很多,但也说到了一点波及。

        当然,这些不能动摇英国人的根本,不过却成了孟享用于交换其他东西的最好筹码。当有些英国人排队买面包依旧还有吃不饱的时候,一块面包的价值就比其他身外之物更加宝贵。

        虽然孟享不喜欢用这种扼杀孩子笑脸的方式,但他需要用这种方式来换回华夏的那些文物。

        当年,英法等国在华夏烧杀抢掠,掳走了那么多的文物。后来更是趁着华夏国乱民殇的时候,强取豪夺了更多。这些东西或许在外国人的眼里,只是一件摆设,一件稀罕物,但在华夏的博物馆里,却是一本本真实的的历史能够告诉后人,祖先曾经创造的辉煌文明,是华夏文明特有的延续。

        当史书在胜利者用鲜血的涂抹下,已经遮蔽了在时空炼狱中蒸干了汗青上边的那份沧桑的时候,那些文物却总是保留着一份时代的烙印,告诉着后人什么。

        是华夏的东西,我们总会拿回来,但绝对不是当冤大头似的赎买回来。即使是付出代价,也是让对方付出更大的代价。

        在英国人生活紧张的时候,几块面包或许就能换来一件不起眼的文物。他们的祖上当过强盗,但却没有多少辨析这些文物的眼光。英国贵族也有破落的时候,文物不是他们需要的,生存才是他们最急需的。远比历史更严密的,已经让不少人尝到了饿肚子的滋味。

        而且孟享也没有全部指望用粮食来更换,华夏的许多轻工业产品都是畅销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