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5章 先照顾边防 (3 / 4)
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了,最多是争取更小的损失而已。就是弱国的悲哀。
芬兰人很有觉悟,所以在德国人的调解下,开始和苏俄接触签订停战协约。
日本人就是得到了这样的消息,所以也想赶着和苏俄签订一个协约。好摆脱苏俄的敌视,集中力量对付华夏和其他地区。
“苏俄人还是抽出了身来了。”孟享也即是的听到了这样的消息,不过苏芬战争的结束,对他已经影响不大了。西北已经被先锋军初步控制了,虽然苏俄人还没有全部撤走,但占绝了大义的先锋军要赶他们,苏俄也不可能为此翻脸。此时的国际形势错综复杂,谁也不想节外生枝。
为了控制西北,孟享把新生产出来的第一辆基地车也派到了西北来了。已经提升到了时15公里的普通人跑步度的基地车,也是费了近两个月才感到了目的地,安置在了迪化以西,靠近了呼图壁了。那里可以覆盖迪化和石河子,附近又有煤矿资源可以利用,又能利用附近的油田资源。
第二辆基地车却是因为距离近,而提前两天被安排在了西安和宝鸡之间。到时候,既能照顾到西安的展,又能兼顾到宝鸡和汉中的部分联系。附近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倒是一点都不愁。
不过,基地进入了西北,才显出了那一百公里的直辖太小来。一些地方缺少看护,只能派大军守卫。仅仅就撒入了十万大军,但还是看不到几个人影。
为了照顾到西北,一直延伸到迪化的铁路开始修建了。采用的是经过测算后的2米的宽轨。使用的是5o以上的铁轨,一部分是直接从美国铁路上拆下来的。甚至孟享连那些枕木也不放过,反正美国人留着也没多少用处,廉价一起被拉了过来。比起自己砍伐森林,处理枕木要便宜多了。
这第一条宽轨铁路就是连接宝鸡到迪化的,分为几段一起施工。玉门到迪化的这一段最是艰难,但时间紧迫,为了西北的安宁和未来在苏俄的狩猎,这样的铁路必须修。仅仅靠着一两座基地是不够的。孟享需要通过交通网络把后方的基地连接起来。
为此,他的4o年的铁路计划,可不止这一条,包头到兰州的铁路也要修。不少人对于这条铁路穿过腾格里沙漠表示怀疑,一场大风吹来,就可能淹没铁路。为此,孟享提出了草方格的方案。这个方案经过试验后,完全可行。后世的时候,用于同一条铁路的方案自然是没问题,孟享在电视上和网络上都曾见过,就直接拿来使用。
插草方格的工作更是简单。西北的那么多人的工作还需要安排,有工作干,低保的标准更高,自然是有大把的人抢着去干这样的工作。这种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工作,比种庄稼还简单,华夏最不缺这样的人了。
同时,为了巩固西北,从兰州通往西宁的铁路也在建设。加上山西境内铁路的变轨,建设任务繁重。即使材料足够,但相关的人员还是有些缺少。为此,先锋军从欧洲弄来的一些铁路工程师和技工起了作用,而他们的屁股后边则是直接跟着十几个学生和徒弟。
孟享更是在济南、郑州、石家庄开办起了三所铁路职业学校来培养铁路人才,加上唐山交通学校和西安新筹措的交通学校,在这几条铁路修完后,就可以培养起更多的铁路人才来。华夏的地盘那么大,仅仅2万公里的铁路线离着十万公里的距离还早着呢。
第三座基地车因为缺少功勋值,还没有生产,但孟享也是早有安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