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4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3 / 5)
        没有他的点头,对华战争中,那些将军也不会出头。即使在226事件后退役的松井石根,对华战争开始后因为是攻坚战专家而被起复,也是与他是皇道派的有关联。

        寺内寿一、杉山元和畑俊六也是借助统治派登上了华夏战争的舞台的,后世也都封了元帅,是二战日本最后的三位陆军元帅。

        他们之间也是勾心斗角的,各有利益。裕仁也绝对不会让他们和和气气的凑在一起,再培养出一个山县有朋来。况且,裕仁的嫡系是石原、土肥元、冈村、东条他们。WWw.YZUU点com注定了杉山元、畑俊六等人的位置得空缺处一两个来。寺内寿一顶缸,杉山元制衡在江浙捞足的华中派遣军就是其中的一个小把戏。

        军队有兵,有枪并不可怕,但是若是一旦再有了钱,那可真的就成了尾大不掉的军阀了。华夏的军阀莫不都是这样养起来的。

        江浙地区在近代是华夏财富的聚集地,富可敌国,老蒋的百万大军都是仰仗于此。这一次被华中派遣军死命的搜刮,搜刮出来的财富惊人的庞大,就连裕仁也不敢掉以轻心。有了钱,手下得到了好处,就有人来卖命。这就是军阀的成长史的一步。所以华中派遣军的带头大哥和内部的军队人员都差不多换了一遍。

        即便如此,华中派遣军依旧还受着打压。

        不止是华中,即使历史上的华北方面军和关东军也是如此的,华夏的财富养出几个日本军阀来很轻松。但这个时空,日本的华北方面军被先锋军打残了,所以矛头都集中到了华中和关东军的头上了。

        裕仁也是担心再出现新的派阀巨头,除了陆军内部的平衡外,还把海军拉了过来,平衡在战争中越来越庞大的陆军。在明治时期,海军作为平衡陆军的手段就是经常使用。日俄战争和甲午战争,海军方面的佑亨和东乡平八郎都被封了元帅。虽说这两场战争,海军是主角,但是陆军死伤不少,却是一个元帅的位子都没封。

        在这些天皇的推动下,日本的海军和陆军的不对路到了一种变态的地步,同样的武器设备,但生产厂家和规格型号都是绝对不一样,就连螺丝拧紧的方向也相反。

        这样固然是平衡了军队,巩固了皇权,但却是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对于日本这种资源少的国家更是一种灾难。二战中,正是由于日本人的陆海不和,丧失了很多的机会。

        不过,这些对于裕仁来说都是次要的。无论是日本占据了再大的地盘,捞了再大的好处。但没有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也是一样的。既得利益团体在意的是眼前,不是未来。

        这也是很多历史可笑典故的缘由之一。即使一个普通人都明白,甚至小孩子都明白的事情,那些日理万机的当政者能不知道?无他,利益分配而已。

        其他国家一样是有这样的制衡,德国人的海空不合一样是**的一种制衡,就连美国人后世的三军内部也是不会协调好的。一支用一个声音说话的军队是很可怕的,比如红色的军队,而一个分歧太大,山头丛生的军队也是很糟糕的,比如中央军。

        先锋军中若不是有那些克隆兵的骨干,军队凑到十万的时候说不定就先垮了。即使有了克隆兵,2万人的数目还是太少了。孟享推出的低保政策正是时候,这联系了老百姓共同的利益所在,才维系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凑起来的五十多万军队的稳定。否则即使有先进的武器,一样也打不了胜仗。

        但此时,在解除了后顾之忧后,先锋军的先进武器就成了鬼子头疼的地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