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5章:暴雨之中 (3 / 6)
毒气战这一大规模杀伤xìng手段正合急yù大肆扩张侵略的日本战争决策层的需要,久村种树的建议得到了充分肯定并迅速开始调拨专项经费,并组织力量开始实战xìng的研究、生产和训练准备。
从1931年开始至1937年抗战爆发,短短数年间,芥子气、路易氏气、光气、苯基氰化砒素、溴化苯基、氯化乙酮等各具特xìng的毒气品种便纷纷问世,与之配套的毒气武器如各型毒气筒、毒气炮弹、毒气炸弹以及安装在装甲战车或飞机上的毒剂撒布器等也相继研发成功。
由于毒气战是一项技术xìng强、要求较高的新式作战手段,需要大批使用和保障xìng人员,为此,所以日军不惜工本,于1933年在千叶县成立了陆军习志野学校,这是一所专业xìng的毒气战人员培训基地,系‘对日本全陆军进行化学战教育的机构‘,主要培养基层军官和军士,根据日本陆军陆军参谋总长与教育总监之间来往文件发现,该校的任务被指定为‘培养化学部队骨干力量及各部队化学战军官‘。这所陆军习志野学校毕业的学员中绝大部分受命奔赴中国战场,成为野蛮屠杀中**民的侩子手。
就这样,在日本大本营的大力支持下,仿佛一夜之间日本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的毒气战大国,无论是技术水平、专mén人才还是军队编制中的作战力量等皆居一流。
抗战爆发以后,无论是淞沪会战、太原会战还是徐州会战,日军都多次不顾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悍然对我抗敌军民使用催泪瓦斯以及呕吐xìng毒气‘赤剂‘等毒xìng更强的毒气类型。
当武汉会战爆发时,经过总结在中国战场上屡次实战得到的所谓‘经验和教训‘,日军在制定会战中的毒气使用作战方案时,显得异常狠毒和更加凶残,特别是将之前分散使用、临机使用毒气的一贯xìng作战方式,调整为将毒气作为一种重要的突击xìng手段,而强调要预有计划地、大规模集中地在重要作战方向上使用,以协助其他作战部队迅速打开局面,快速推动战局发展。
根据新的作战方针,日军更加惨无人道的毒气战针对保卫大武汉的中**民大规模展开了。据战后统计,日军共在会战中使用32000多个毒气筒、发shè毒气炮弹9000余发,发动毒气攻击高达370多次。按照日军的说法,‘百分之八十的毒气袭击都获得了成功‘。
但是这一招对于黄浩然的第25集团军却没有丝毫的作用因为黄浩然的第25集团军是武汉政fǔ集团军级别的部队中惟一一个全员装备防毒面具的集团军,在此前的作战中不止一支日军部队向黄浩然的部队尝试使用毒气,但结果都是无功而返。
在黄浩然部施加的巨大压力之下,居然连一向稳健的重田重德大佐都犯下如此低级而又致命的错误,这让稻叶四郎中将感到更加的绝望
经过重田重德大佐这么一提醒,稻叶四郎中将忽然发现他还有一件烦心事需要过问,那就是该如何处理第6师团携带的那些‘决胜瓦斯‘
按照日本陆军的保密条例,毒气弹这种武器是不能被暴露的
日本陆军不仅残暴至极,而且也虚伪至极。
一方面他们在战场上频繁而高强度的使用,另一方面他们却自知罪孽深重,一心想要yù盖弥彰,对毒气战采取了严密的封锁措施。在1938年4月由当时的日本陆军最高指挥官载仁亲王签发的一份文件中,明确要求下属,毒气弹必须注意尽量混合在烟幕中使用,严格保密使用毒气的事实,不要留下任何痕迹。
在日本陆军内部,这种又想当*子又要立牌坊的‘风格‘是有着历史传统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