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曹操发迹 (4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七章曹操发迹 (4 / 4)
        当夜,曹操头缠白巾,率军偷袭黄巾军大营,刚刚得胜一场的黄巾军的先锋宁横没想到曹操竟然还有胆量劫营,没有丝毫准备,被曹操杀了一个落花流水,八万大军几乎损失殆尽,宁横也死在夏侯惇和夏侯渊的夹攻之下。

        且说乐进率领黄巾主力听到前军败报,听说是曹操领军,于是便劝蒋兴投降,蒋兴也听说过曹操这个人,便听从了乐进的建议,举众投降。

        曹操听到二人来降的消息,亲自出营二里相迎,握着二人的手道:“若非景业、文谦相投,操几乎没有把握打胜此仗。”

        于是,曹操便用蒋兴、乐进为前驱,征讨衮州所有被黄巾军占领的郡县,其兵马所到之处,无不望风降顺。不过百余日,招安到的降兵竟然有三十余万之众,男女百余万口,这是曹操万万没有想到的。

        曹操从中选择精锐,大约有十万,号为“衮州兵”,其余众人令他们务农。捷书报到长安,朝廷加封曹操为镇东将军,替刘岱为衮州牧。刘岱心中不服,起兵抗曹,被曹操所击杀,自此曹操声名大振,手下便有劝曹操趁机招纳贤士。。

        于是,曹操在兖州开始招贤纳士,便有叔侄二人来投曹操:一个是颍川颍阴人,姓荀,名彧,字文若,荀绲之子;原本在袁绍手下,却不得重用,现在弃袁绍投曹操;曹操与荀彧深谈半日,大喜道:“荀文若真是吾之张良也。”于是便以荀彧为行军司马。另一人乃是荀彧之侄荀攸,字公达,海内名士,曾经做过黄门侍郎,大将军何进的幕僚,后来何进兵败之后,荀攸便弃官归乡,这次与其叔荀彧一同投奔曹操,曹操以荀攸为行军教授。

        荀彧道:“彧听说过兖州有一名贤士,只是不知道现在此人在什么地方。”

        曹操忙问是谁,荀彧道:“东郡东阿人,姓程,名立,字仲德。”

        曹操道:“操早就听说过此人,只是一直无缘相识耳。”于是曹操派人在乡中寻问,访得程立正在山中读书,曹操于是便亲自上门将程立请出山(当初刘备在诸侯盟散之后也曾专门去程立住处,没想到程立外出访友未归,没想到竟然被曹操所得,刘备后来知道此事之后,也是深为叹息)。

        荀彧又推荐了光武嫡派子孙,淮南成德人,姓刘,名晔,字子阳,曹操马上派人礼聘刘晔到来。

        刘晔又推荐二人:一个是山阳昌邑人,姓满,名宠,字伯宁;一个是武城人,姓吕,名虔,字子恪。曹操也是素知这两个人的名誉,就聘为军中从事。满宠、吕虔共荐一人,乃是陈留平邱人,姓毛,名玠,字孝先,此人文武双全,曹操也聘为从事。这时又有一位将军引军数百人,来投曹操,乃是泰山巨平人,姓于,名禁,字文则。曹操见于禁弓马熟娴,武艺出众,能和夏侯惇大战四十回合不分胜负,便任命他为点军司马。

        自此曹操部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衮州,更是推出了一系列利民的政策,短期内便收拢了衮州的民心。后来,刘备也听说了曹操得衮州之事,却也是无可奈何,毕竟冀南仍在袁绍手中,青州还未得手,无法对衮州用兵,不得不接受中原三雄并立的局面,不过,经历了这一次的事情之后,刘备也加速了东侵青州的计划,以期快速增加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对抗袁绍与曹操的联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