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交错代换不拘形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交错代换不拘形 (1 / 2)
        张泽羽拿起李铁匠刚刚锻造完的这个零件,第一眼还真没认出来这是个什么东西——整体轮廓接近于正方形,厚度大约25毫米,每个边缘都有样式不一的凹陷,但四个边的凹陷是一样的,更怪的是零件的中间有个很规则的孔——这是个神马东西呢?

        张泽羽想了半天,差点把这东西归纳为饰品,因为在他的印象中,工业领域里就没有类似的东西啊。他正在这瞎琢磨呢,李铁匠那边又开始叮叮当当敲起来了,张泽羽回头一瞧,打造的还是这个东西。张泽羽心想,要说这东西是个饰品那就太不靠谱了,应该是拉线机上能用得着的零件。可拉线机应该是转的,这个方形的东西……难道是?想到这里,张泽羽一闭眼,用左手瞧了两下脑门,心中暗骂,这SI维定势还真tmd害死人啊。可没想到他这一敲脑门,把陈顶给招过来了,“轻点,就指望您这脑袋里的学问了,您要是给敲坏了,我一个人一览众山小也没意SI。”

        碍着岁数,张泽宇没好意SI埋汰陈顶,直接一指刚才他拿着的那个零件,“看出来那是个什么没?”陈顶摇了摇头,“没。您认识?”

        张泽羽刚想说“说出来吓破你的狗胆。”可想了想,这样的网络语言清朝人应该接受不了,尤其是陈顶都这么大岁数了,不能太不礼貌了,所以就直接说出了这个东西的名字“gear-eel”

        没想到陈顶听了以后,也和张泽羽一样,先是一脸疑问,然后傻笑了几声,最后无可奈何的点了点头,“今天这算是开眼了,但是这么一锤子一锤子敲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啊。我记得没错的话,这东西秦汉时期就能铸造了。古人虽然用的是青铜,可那也算得上是工业化生产了。”

        张泽羽表示赞同陈顶的看法,可眼下还不能让李铁匠他们停下,“是啊,可眼下也只能先这么着。回头等地基打好了,安装完设备之后我再用机器给他们重新做一tao标准的。”说完,张泽羽无可奈何的看了看陈顶,“看来光是咱们自己小打小闹的看来还真不行啊。得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标准出来才行。兄台啊,咱们要做的事太多了。”说这句话的时候,张泽宇真的很无奈。

        这里得交代一下李铁匠用锤子敲出来的那个方形的“gear-eel”的中名称——齿轮。陈顶说的没错,秦汉时期中guo就已经能够shu练使用青铜齿轮了,除了浑仪、浑象之外,更是利用齿轮制造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出租车——记里鼓车。顾名SI义,这车是带有计价器的,一里敲一下。而出土物证明,在c混秋ZHANguo时期中guo就已经开始使用人字形齿轮了。可古代没有专利局,结果人字形专利在1900年的时候被一个法guo人抢注了,后来他成立了一家汽车制造公司,还很不要脸的用人字形齿轮做了汽车的标志。张泽羽穿越前,这家公司生产的汽车还满大街的在天朝的公LU上跑着,名之为“雪铁龙”。对,没错,他那个尖朝上书名号的奇葩标志就是简化了的人字形齿轮。

        学徒工们把卡车上该卸的物件卸载完了之后,张泽羽把陈顶留下,带了俩学徒又奔赴西山。为什么还要带俩学徒呢?广播电台是建在西山的鬼见愁上的,卡车只能开到山脚,然后派人上山叫人下来拉那辆救火车上山。等他这一圈折腾完再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戏班子的人这时候早都各自回家了,俩徒弟和乌银这两天没少干力气活,也都早早的就睡了。

        可张泽宇不能睡,因为他还得去一趟联大人家。前书说了,严老夫人逼婚,张泽羽实在推不过去了,无奈之下,只好把联大人抬出来了。当chu他可是和人家联大人说的妥妥的,guo家强盛了再研究结婚娶媳fu的事,联大人也因此很看好他。

        可这刚当上官没几天就变卦,张泽羽感觉这事很不好和联大人交代。因此,他和准丈母娘说好了,先看看联大人的意SI,老联头同意,那就在出guo之前把婚事办了。老联头要是不同意,那就先等等再说。

        这次去天津张泽羽也没给联大人买什么特贵重的东西,就买了点小吃。天津小吃三绝中的贵发祥这时候还没诞生呢。炸麻花的倒是有,但都是普通的“绳子头”和“花里虎”和běijing的麻花比起来没什么新鲜的。所以张泽羽就带了两屉德聚号的bao子(狗不理)和一盒刘记(耳朵眼)的炸糕。

        马车还在南苑那边没回来,张泽羽du自一个人拎着食盒tui到了联大人府上。见着联府的管家之后,张泽羽问到,“大人在家么?”

        “在,散值回来之后就一直呆在书房里没出来,好像不大高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