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节 一伐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节 一伐 (2 / 5)
        “这是江面,战舰在上面会被当成靶子打。”郑成功知道许平曾亲自过问过江防问题,尤其是应天府一代,那里炮台密布,为了封锁长江许平还专门铸造了几门六十六磅和一批门五十四磅炮运到炮台上。以长江的宽度而言,这些江防炮将会对郑成功的大型海船构成致命的威胁。本来在陆军占领这些江防炮台前,郑成功不打算出动水师炮击南京城或是去支援上游运输,但命令就是命令,郑成功抱怨了两句后,还是下令水师做好出发准备,他下令在此次各舰要把木料储备增加一倍。

        在水师做准备的时候,南京方面的北伐军决定向湖广派出援军,考虑动用的是眼下正包围着安庆和庐州的第四军,他们开到湖广后先与第六师汇合,然后以近五万之众去给武昌解围——北伐军不认为这是李定国能抵挡的兵力。

        不过被围在安庆和庐州的顺军也不能放他们跑了,北伐军下令中路的第五军立刻向西接替第四军的阵地。

        最后一个担忧是已经接过南京和山东军权的许平会趁机跳出来给北伐军捣乱,因此北伐军统帅部急令第六军火速北上进入战区——之前贺飞虎的第六军被北伐军仍在后面负责地方治安工作。

        如此南京正面北伐军依旧拥有四个军的雄厚兵力,而北伐军认为许平很难拼凑出五万野战部队,就是这些部队依旧分散在整条战线上——只有招架之功,全无还手之力。

        ……

        时光流转,

        “……每当想起古时的战争时,人们眼前总是情不自禁地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顶盔带甲的骁勇将领,统帅着他忠心耿耿的一群勇士,在百万敌军中杀进杀出,甚至孤身一人,舞动着银枪纵横于百万敌阵之中——他英武的身姿甚至赢得了敌方的暗自赞叹。可是这一切永远不会再出现了,因为齐王建立了一支个人勇敢和武艺再也不能抗衡的军队,战场上永远会被密密麻麻的步兵方阵和如林的刺刀所主宰,没有勇气,没有智谋,只有更多的补给和疯狂生产出来的军火。任何古时的勇将,与这样的军队交战都会变得如同飞蛾扑火一般。

        而齐王建立的官吏制度也是同样,我们再也不会读到一个运筹帷幄的贤臣,依靠令人拍案叫绝的智计挫败敌人的故事,从此以后,中华再也没有这样令人赞叹的故事可以供子孙品读。在官场这个战场上同样没有了勇气和智慧,齐王依靠竞选训练出来的官吏就是其中的步兵,他们以算学为武器,举着冷冰冰的由数字和图标制成的刺刀,把斗智斗勇变成了毫无生趣的计算。

        大顺的官吏被这冷酷的官僚机器碾碎了,失败得毫无悬念,这真是一个悲哀,为我们中华同时失去的勇将和智臣……”

        “无可救药的悲观主义者,”李讼师把别人刚送给他的畅销书——前明崇祯朝末任首辅魏藻德的儿子写的《明末齐初》仍到了桌子上,他丝毫不觉得这有什么可悲的,竞选机制造成每一个政界人物首先要有能力经营好自己的小团队、能够高效地使用手中经费、善于谈判和沟通、懂得妥协——至少要比对手做的好。李讼师觉得这种官吏选拔机制要比科举制度和权贵子弟接班制强得多,选拔的标准不是哲学水平或血统,在李讼师看来血统选拔机制比测试哲学水平更坏,至少测试哲学还能部分说明一个人的智力水平。

        “您就如此的清闲吗?”陈老板虎着脸走进来,大声呵斥道:“难道我是在花银子养闲人吗?看来您是胸有成竹了,我这个小庙容不下您这桩真佛!”

        “我手头的官司都办妥了。”李讼师满不在乎地答道,完全没有把雇主的责备放在心上。

        “余侯嘱托的那状官司,准备的如何了?”陈老板收起装出来的怒容,坐在李讼师的桌边关切地问道:“此事万万不可疏忽。”

        “我当然知道来者非同小可,就是没有余侯的关照我也绝不会大意的,”李讼师仍是一副悠闲自在的摸样,完全看不出紧张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