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节 民心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节 民心 (2 / 4)
        对此许平也很头疼,被迫扩大侦查分队的规模让顺军的侦查范围大为缩小,只能保证行军时不会突然遭遇新军的主力,但完全无法排除对方的侦查,现在六营顺军不得不集中在一起行军、扎营,以防被新军小股部队偷袭:“增加到十人一组就安全了吗?两倍于敌就能驱逐对方的探马么?”

        刘宗敏又叹了口气,顺军对忻州新军主力的动向一无所知,那一带密布明军哨探,顺军的骑兵分队很难渗透到忻州附近,之前迟树德尝试了几次,但损失极为惨重不得不停止这种近似自杀的行为:“不一定,大都督直卫一般是两人一组,但是也有以十人一组的驱逐骑兵队,万一碰上了,我们的儿郎在和他们白刃交战前就得被对方的火铳打下来一半,剩下的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掉。”这几天连续的交战不利,已经严重影响了第一骑兵营的士气。目前就是十人一组的驱逐骑兵分队,也只能在顺军主力附近活动,在这个范围内顺军骑兵反应度能快很多、兵力也密集。一旦现大都督直卫的大型骑兵分队,周围一呼百应,还可以让骑兵营主力出动参战。而大都督府直卫也变得比较谨慎,担心出现伤亡会无法撤回本方的保护范围内。

        “直卫的活动范围大概是我军骑兵的一倍,大概,”因为缺乏情报周洞天也很头疼,以往在河南作战时从来没有出现过顺军情报处于下风的情况:“属下只能推测,贺帅大概在这个位置……”周洞天在地图上画出了一块区域,这是顺军参谋根据大都督直卫在不同地区的活跃程度模糊推测的:“不过我们无法知道对方是不是故意在某处表现得不活跃,或是刻意在某些地区非常活跃,”周洞天把两手一摊,可想而知对方对顺军的位置已经了如指掌,情报战总是这样,获得优势的一方有太多种手段将其扩大,而劣势一方只能苦苦支撑。

        “就是说,新军可能全军集结在一起,也可能分兵一、两营掩护直卫,主力潜行等待我们失误。”

        “是的,”虽然周洞天认为分兵的可能性不大,新军以往已经多次为此吃亏未必肯重蹈覆辙:“大人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他们未必还如此自信。”

        “但那是因为我们之前的绝对情报优势,所以我们才能抓住战机,现在已经倒过来了。”耳聋眼瞎的感觉很不好,但许平对此无可奈何:“我们集中在一起吧,我们现在不能犯任何错误。”

        ……

        忻州,

        “三万?”贺宝刀再三向杨怀祖确认:“你肯定许平只带着三万人么?”

        “两万八千左右的步兵,还有五千骑兵,猬集在牛尾庄,从这里到太原之间没有其他的大股闯贼,”杨怀祖对顺军的部署很有把握,几天来的交战直卫只重伤、阵亡了二十五人,却取得了二百多斩的战绩,昨天一队探马一直挺进到太原城下,注意到这座城市也如临大敌,在白天都只敢开一座城门:“大帅,虽然不清楚太原城内到底还有多少闯贼,不过显然不会很多了,我们可以集中力量歼灭许贼。”

        “嗯,是的。”贺宝刀记得黄石说过,经过开封洪水的顺军顶多只有五万:“就算李定国的西营赶到和许平汇合,我们仍然有绝对优势。”贺宝刀已经通知大同的姜镶带兵前来参与会战,加上四万大同晋军,明军对顺军会有二比一的兵力优势:“最差的结果就是姜帅没能及时赶到,而我们遇上和许平的全部军队,那样也是六万对五万,难道我们还会怕了他们不成。”

        “大帅所言极是,而且我军若是立刻出动的话,很可能在李定国抵达前就已经打垮了许贼,到时候他就算来也不过是来送死罢了。”杨怀祖信心十足地说道,六万新军已经充分休息过,随时可以出,而他们距离牛尾庄也不过就是一天的路程而已。

        “更不用说我们还有姜帅的四万大军为后援,”贺宝刀哈哈笑道,六万新军对三万顺军,而且还是野战不是攻城战,贺宝刀认为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牛尾庄许平就算再加固营盘,才一天他又能做得成什么?”

        “就算许平能把营盘修筑得坚固无比,难道他还敢死守不成,如果他死守的话,我们就把他包围在里面,修筑壕沟困死他。”王启年也觉得顺军的部署实在太过狂妄,坚守太原的话,依靠城内的储备顺军无疑可以长期坚守,但坚守一个野外的营地,不用强攻只要围上十天半个月,里面的顺军就得拼死突围了:“机不可失,大帅。”

        “许平这小子是像我挑战呢,”贺宝刀冷笑一声:“他是在问我,敢不敢去打他,如果我不敢去的话,皇上、朝廷乃至天下人又会怎么看我?这狂妄的小子三年来战无不胜,已经不知道自己行老几了。”

        新军全体动员的时候,一贯比较内向的杨怀祖有些不知道该对将士们说什么,可想而知这会是一场血战,前面就是杀戮场,他也想不出该如何勉励部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