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交换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节 交换 (1 / 6)
        三月二十五日,开封城下。

        许平集中了军中嗓门最大的一批人,让他们齐声向城上喊话,表示自己愿意用一石粮食交换一个城中百姓。虽然事先演习了很多遍,而且效果也不错,不过许平担心只是如此影响还不够大,还还向城中射进数百支羽箭,每支箭上都带着一封信,质问城上的守军:谁没有家人亲友,难道守城就一定要以人为食?在把开封百姓的血肉吞下肚时,就没有想到自己的亲人也可能被其他人吃掉吗?

        信中更指名道姓地责问河南巡抚高明衡:就算忠君报国是做臣子的本份,难道保护百姓就不是当官的本份么?高明衡认为闯军是杀人不眨眼的贼子,现在闯军虽然包围开封但都不愿出现断粮的凄惨景象,难道高巡抚还要杀害城内的百姓,把百姓吃下去!

        贾明河不同意吃人。不过河南巡抚衙门做这个决定以前并没征求贾明河的意见,他一个武官也无法过问。高明衡向他保证,提供给新军的都会是粮食而不是人肉。在这种情况下,贾明河内心里对军队的责任感压倒了对百姓的同情,打算对即将生的惨剧视而不见。

        很多官员和贾明河持近似看法,他们在勉强说服自己接受周王和高明衡的提议后,无一例外地把责任推给城外的闯军:“不是我们想吃人,是闯贼逼我们吃人,所以不是我们吃人,而是闯贼吃人。”

        吃人的前提是闯军不会有任何怜悯,既然这些百姓反正都要死在闯军手下,那还不如吃掉他们来保护更多的人。现在许平的提议破坏了这个理论的基石,唤醒了这些官员残存的良知,这一丝天良正是许平期待的转机,如果开封城内所有的官员都彻底灭绝人性,那许平也没有办法阻止城内的惨剧。

        “自古以来就没有听说过这种事,围城的人还能善心给城内提供粮食?就是古之仁将也不会做的啊。”开封城内的官员觉得许平的提议实在不可思议,谁也不愿承认闯贼有仁慈之心,不愿意接受闯贼比自己更加爱护百姓这个事实。

        但所有的官吏都有自己的亲人,他们不具有周王或是高明衡这样特殊的地位。官员们的脑筋还是很灵活:“就算闯贼是假仁假义给我们一些粮食,反正不要白不要,还是接受这个提议吧。”

        周王和高明衡反对以粮换人的建议,其中以周王最为坚决,他一口咬定决不能和闯军打交道。周王府的库房里有许多粮食和酒肉,自然用不到吃人,也不会有人敢吃周王府的人。高明衡也同样用不着吃人或是担心家人被吃,不过高明衡指出,这很可能是闯军想惑乱军心、民心的恶毒诡计。

        从道义上讲,官员和军队不仅是在保护开封的城池,也是在保护城中的百姓,在没有存粮的情况下,应该向闯军提出放百姓出城并要求闯军保证不伤害他们。可是周王和高明衡觉得自己肯定不在闯军赦免的名单上,也就不愿意看见百姓享受生存权。

        高明衡的反对意见非常苍白无力,若是闯军没有提出过以粮换人的建议也就罢了,现在高明衡无法断然拒绝,也不愿意对抗周围所有同僚残存的良知。

        只剩下周王一人还在坚决反对。

        不过闯军的建议很快就传遍了开封的大街小巷,不光是城中的百姓,就连守军和衙役们都议论纷纷,山岚营的指挥官也建议周王和高明衡接受许平的提议。当听说军队中有可能出现哗变后,周王那颗坚如铁石的心终于开始动摇,他怒气冲冲地当众宣布道:“好吧,不过不能一个人换一石,要一个人换十石粮食。”

        周王的话语让参与讨论的官员们脸上变色。其实官员们的心里都明白,他们已经把全城的人劫持到了自己的战车上,不惜以千万老百姓的性命作为自己赌博的筹码,但周王又何必这样明目张胆地说出来呢,这不是挑明了拿老百姓当人质肉票,和城外的闯贼做买卖吗……,

        其他人走了以后,高明衡苦着脸道:“大王,我们要十石实在太多了,闯贼肯定不答应,下面的人也会觉得我们心不诚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