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2章 小神喋喋不休的大过渡章节 (3 / 3)
‘杀身成仁’,仁是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但是牺牲生命就可得到直接转生成仙的福报,那么连魂都付出了呢??小绿是抱着魂飞魄散的心去奉献的。炼成‘虚无之魂’的最高境界也没什么让人惊讶的了……
其实所谓的佛、菩萨、罗汉等叫法其实没有高低,都是炼成虚无之魂的人。只是和俗世的因缘多少而已……没有了,就是真正的‘无’了。
人生百年……要死的人舍身,和根本有无限生命的人舍身能一样吗?在仙道的舍身,绝对成就更大!
可惜‘无想转生’,没有记忆你还是你吗??就算以后能记起累生累世的记忆,那又能证明什么??问世间谁能真正的不怕死?比较出名的阿难。就佛经里经常出现的那个问题多多的阿难。他年轻时有过轻生的念头。可他投河后,感到呼吸困难时他忍住了……可当真正的快要失去意识的前一刻他开始挣扎、开始想呼救!可惜来不及了……最后他侥幸不死,后来把这故事讲给了自己的徒弟和信众们。让他们不要在起轻生的念头……他一直活到一百二十岁。如果说他惜命,那么身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难,有着绝对的记忆力,能把师父一生的话像复读机一样的复述,他不过是为了把师父的话原原本本的写成佛经而已。
阿难晚年时,当时佛已经灭度,在摩揭陀国一片林子中,见一小和尚在念经,不少地方都念错了,他就走上前指正。小和尚冷笑道「你是不是老糊涂了这是我师傅正当年亲口所教,决不会有错。」阿难受此刺激,决计离开摩揭陀国,去毗舍离城。可正在渡恒河时,摩揭陀国国王率数千兵马急赶到,要请阿难回去。毗舍离国王听说阿难前来,十分高兴,又听说摩揭陀国国王带兵来追,便也带来大队人马,准备把阿难抢回去。摩揭陀**队驻扎在南岸,毗舍离**队驻扎在北岸,两军相对,杀气腾腾。他们都想自己的国家有佛……
最后阿难恐怕一场残杀因自己而起,在河上坐化,尸骨一分两半,一堕南岸,一堕北岸。于是二王各得一份,举军恸哭,不再相争,各还本国,建塔供奉……
佛家有语云: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为了平息一场残杀,阿难不惜*,最终分身二国,一半堕南岸,一半堕北岸,这与当年释尊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等一脉相承。阿难的死平息了一场战争,而且使战争的双方能从中感悟到佛家慈悲的精神,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他是一个惜命的人吗?舍身,这就是很多修行人的魔障,使得很多人宁愿一步一步的磨时间,或者另需他法的。所以修炼的方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最有趣的是仙界、和人间现在所谓‘替天行道’更是让人集体堕地狱的口号。
锄一恶,长十善?没错,杀掉一个恶人还等于救一百个善人是佛理。不过你不要搞错了,它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慈悲!……好吧,本来看故事个人都理解都不同,但在这里我一定要告诉你一个真相。无论杀什么人都是有罪的,或者说无论杀什么生命都是同罪的!替天行道一听就会让人‘兽’血沸腾!没错!就是兽。堕畜生道和地狱的道是百分之百,主要是‘嗔恨’沸腾了你的福报。耗尽了福报,不会堕恶道吗??慈悲,不分善恶的慈悲,对被你杀掉的恶人是在久劝不退之后,抱着不希望他在遭更多恶。赶紧去地狱受完应得的苦果,好早成无上菩提的慈悲。可不是恨恶人才杀他的!而且明明知道杀生有罪,还杀了恶人,自愿下地狱成为负级佛继续教导才是真正的大慈悲。就像父母,不管儿女是杀人犯还是什么,都爱着子女。这才真正‘替天行道’!因为这种慈悲心出来,必定成佛。佛等于天,如果你还不是天,你有什么资格替天行道??我不是说让所有人都自扫门前雪,而是让人知道真相。别糊里糊度的下地狱还不知道自己好心办坏事。所以替天行道可以,抱着慈悲心,不为自己想的去真正的替天行道吧!之后你就是‘天’了!
ps:本章为过渡章节,小神我写了又改,改了有写很久。不看仔细看的话,小绿做很多事各位根本不会理解。唐僧我磨叽到此。
※:本篇引用的个佛教故事都为真实典故,作者只是稍加美化。有兴趣研究佛学者情不要挑刺,不明白可以评,或自己去百度一下。
多加一句,百度其实可以说成‘百毒’……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