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的团队,我的岛!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我的团队,我的岛! (2 / 3)
        随着同盟会越来越高涨的声势,作为同盟会宣政司的负责人,顾炎武那种耿介之极的脾气,因为身居高层,视野开阔,偏激的xìng子倒消磨了一些,再也不是当初那个眼里进不得沙子,满腹愤世嫉俗的落弟书生了。同盟会的宣政机构在顾炎武的主持下,在这一年得到了更上一层楼的发展。

        不同于同盟会的发展初级时对会员泥沙俱下的吸收,现在想要加入会员的人都需要考核。至于顾炎武主笔的《中华报》,已经渗透发行到běijīng、陕西、两广这些远离江南的地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呐喊已传遍了整个北方的满清控制区。大量的学子响应顾炎武的召唤来到江南,来到崇明,到同盟广场的英雄记念碑之下朝圣。

        在同盟会的军政系统中,以阎应元的声望和战绩来计,他当仁不让是除高旭之外的二号人物。这一年,高旭领着旭卫镇出征福建,江南战局全部托付给阎应元支撑。阎应元众望所归,在常州战场挡住了博洛对江南光复区的全力进攻,几乎重演了当初江yīn之战的顽强,使得高旭开辟闽海战场时毫无后顾之忧。

        要说起来,高旭能有今rì的成就,其中大半是靠阎应元这个英雄人物的支撑。当初正是阎应元顶在江yīn前线,牵制住清军主力,高旭才能开辟吴淞战场。而今年也是凭着阎应元顶在常州前线,高旭才有余力开辟江南光复区的海外战略空间。如今江南光复区有了福建一省的大后方,以及海上贸易航线的垄断,无论是煤铁资源,还是钱粮给需,都已经解决了瓶颈。

        作为点燃江南反抗剃发令运动的发源地,江yīn已成为一种传奇的代名词。

        在同盟军中,徐玉扬的铁一镇,阎应元的忠义镇,以及徐鸿的旭卫镇,这三个主力镇的骨干都出自江yīn。在同盟会的军政系统中,江yīn系属于绝对xìng力量。每个幸存的江yīn子弟,无论在主力营,还是在预备役中,都已成为基层军官。

        在江yīn系之中,徐玉扬出身草莽豪杰,高旭敬之为兄长,他为人豪爽而无机心,投奔抗清事业完全是为了复仇。徐鸿是纯粹的军人,崇尚的是建功立业,致力于高旭火器致胜理论的实践,每取得一场大捷,对于高旭的崇敬就增强一分。

        但是阎应元,他对于高旭的效忠并不是盲目的。暂时来说,他只是高旭事业的同盟者。如果高旭达不到他的期望值,以阎应元坚韧不拔的心xìng来说,完全有可能放弃对高旭的支持。

        当然,江yīn系的力量主要在于陆军,在同盟军水师中,则全部属于崇明高系。江南舰队的提督史必达,闽海舰队的提督赵天武,都是高老头的养子,至于南海舰队的周福生,也是高氏的掌柜子。

        高旭立在旗舰的甲板上,看着崇明岛炮台上一尊尊威武无比的大破虏炮,以及码头上迎接自己归来的大佬与部属们,心中不由涌起一股强烈的归属感:“这是我的团队,我的岛!”

        众人之中,最为触目的还是满脸尽是麻子的阎应元,他的那张麻子脸看上去丑陋、凶恶之极,那冷漠得近乎冷酷的目光炯炯有神地盯着高旭。

        高旭沿着辅设在江岸与甲板上的浮桥走上码头,笑呵呵向着众人走去,先向便宜老爹高老头、老丈人沈廷扬执晚辈礼,接着与顾炎武拱拱手,笑着寒暄几句。当高旭迎上阎应元时,却见他容sè严正,一丝不苟地向自己执了一个军礼,沉声道:“恭贺督帅凯旋归来!”

        对于阎应元一副硬派的军人作风,高旭是极为欣赏的。但一年未见,高旭直觉这个“阎罗王”似乎对自己多出了某种说不出道不明的生分。高旭也是回个军礼,向阎应元道:“提督统筹江南战局,让满鞑在常州城下无法越雷池一步,实在劳苦功高!”

        阎应元对高旭的赞誉不以为然,只是冷冷应道:“督帅以一镇之力入主闽海,光临福建,平定矿乱,清剿海患,威震天下,实为我辈楷模!”

        见阎应元如此捧高自己,高旭心底不由苦笑一下,看来真的是生分了,以高旭对阎应元的了解,按他的脾气,绝不会说这些废话的。而且高旭感觉出阎应元的语气中,似乎隐含着某种莫名其妙的不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