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章 血战小石湾 三 (5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六章 血战小石湾 三 (5 / 5)
        鲍胡子“哦”了一声,不以为然道:“不过是区区一个典吏而已。”

        ∶∶∶∶∶∶

        何常用的三千人马已人黄田港撤到小石湾的码头,以防清军偷袭小石湾的背翼,护住小石湾的简易小码头,就是护住小石湾上来自崇明的后勤线。包头鱼的高氏海盗船队控制了制江权。自小石湾山腰以上的六道立体的战壕上,守卫的是徐见山的刚刚成军的旭卫营火枪兵,以及徐玉扬部的数千人马。操控炮台上的红夷大炮则是以史必达为首的精通火炮的崇明海盗。高字营建制之外的数万乡民,一部分源源不断地从小石湾的码头上输送物资到山上,一部分都是活跃在各条战壕之中,紧张地运送着石矢和火药之类的战具。

        第一道战壕正位于半山腰处,山腰以下的树木已被砍伐一空,只余有光秃秃的山坡。在战壕之下又有一道剥尖的栅栏。而这道栅栏又恰在战壕内火枪的射程之内。守卫第一道战壕的是以徐见山为首的三千旭卫营火枪兵。其中除了一千熟悉火枪的来自崇明的积年海盗和明军官兵,其余两千大都是江阴附近的青壮,他们有的是第一次摸到火铳,经过徐见山一天一夜填鸭子一般的紧急培训,就拉到了第一线。

        在这个残酷的年代,训练场就是战场。淘汰就是死亡。

        只要抵抗鞑子的意志还在,就有足够的人力站在高字营的背后,死一个,填一个,死一对,填一双。

        高旭知道,只有激发这种意志,悍卫这种意志,长存这种意志,一切的牺牲才有意义。

        身处这个留发不留头的时代,没有任何的退路。

        要么耻辱地活着,要么尊严地死去!

        属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没得选择,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高旭也没得选择!

        ∶∶∶∶∶∶

        (注):鸟铳的点火机构直到明末才发展到燧发,明崇祯八年(1635年),毕懋康的《军器图说》中有了“自生火铳”就是使用了燧发枪机。H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