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二章 漫步美人关 上 (1 / 4)
第五二章漫步美人关上
隆武二年,八月初三。彩@虹*文¥学%网om{请记住.}
福州。
在刘中藻、张肯堂、曾樱、路振飞等人的主持下,福州城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来迎接高旭从闽南的凯旋归来。
刘中藻、曾樱、路振飞三人是隆武朝的大学士,张肯堂是隆武朝的吏部尚书,他们四人可谓是隆武朝的鼎梁之臣。他们作为福建官绅的代表人,一旦加盟高旭的同盟事业,这就意味着大部分的福建本地士绅阶层都与同盟会这股**妥协。尽管这路妥协是无奈的,被动的,但至少是充满希望的。
因为高旭就是天下危亡之际的希望缔造者。
同盟军所向披靡的威势,以及同盟会活动的蓬勃发展,这就是希望所缔结的丰硕果实。
如果高旭仅仅只是拥有一支同盟军,无论同盟军如何强势,那身为督帅的高旭也不过只是一个武夫而已。而一个纯粹的武夫,在明代这种重文轻武的传统下,是很难得到像刘中藻、张肯堂这些旧式官绅的支持的。
但是高旭还一手缔造了同盟会这个纲领明确、架构严密的具有执政能力的政治组织,这使得众人对高旭的观感,不在仅仅停留在武夫的层面上。况且,高旭大力推行的同盟公塾教育系统,废除八股,提倡实学,“发明”简明易懂的**数字,甚至亲自编撰关于天文、地理、数算、几何方面的公塾课本,还制定同盟会宪章和行政纲要,制定以国之四维礼、义、廉、耻为口袋的同盟服,改良火器制造、印刷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广博得让人瞠目结舌,惊为天人。
所以,他怎么可能仅仅是个武夫?
这就是为什么张肯堂等人,从崇明这个当今天下最为朝气蓬勃的大融炉回来之后,态度彻底转变,开始拥立高旭的同盟会事业的最大原因。
或许有人疑心这个高旭过去是个不学无术的浪荡公子,怎么浪子回子金不换后,如此博学多才?
对于这点,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合理的解释。
既然无法解释,那只有以文、武曲星下凡的传说来神化高旭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