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章 福建光复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九章 福建光复 (3 / 4)
        自从二月底福州大捷之后,徐鸿领着旭卫镇推进到兴化府后,奉高旭之命就停止了战线推进,与泉州的清军进入对峙状态,以配合当时高旭为了应对闽南郑氏而养鞑自重的战略目标。

        如今,徐鸿已成为同盟军的方面大将。从三月份到六月份,整整四个月的时间,徐鸿当然不可能在兴化府的莆田一事无成,整训出旭卫镇的十个预备营,便成了徐鸿最主要的职责。

        在同盟军序列之中,除了四个主力镇之外,还有从属于主力镇的预备役。这些预备役相当于主力镇的依附军,犹如绿营兵之于满清八旗兵一样。最大不同的是,绿营兵是不可能补充到八旗军序列的,但同盟军的预备营却是主力营的兵员储备,只要主力营有折损缺额,预备营之中的优秀辅兵马上就能补充到主力营的战兵当中。当然,战兵的军饷与荣誉数倍于辅兵。

        预备营与主力营的比例通常为十比一。

        由于旭卫镇的营级单位是新式编制,只有一千多人,不同于铁一镇、忠义镇、安义镇的加强营,每营有三千人。所以,旭卫镇的十个预备营也只有一万多人。

        因为旭卫镇是高旭的亲兵镇,对于旭卫镇的预备营的兵员审查极为严格,其平均素质也远远高于其它三个主力镇的预备役。而且旭卫镇预备营的基层士官都来自于崇明讲武堂的学员,至于预备营的士兵,则是从浦东军区新兵营中择优选取。

        旭卫镇是全热兵器建制,预备营的士兵也是用火枪的,不过因为高氏工坊自生火铳的产量瓶装,预备营士兵用的火枪只是插着刺刀的旧式火绳枪鸟铳。

        七月初二,一直驻兵在兴化府的徐鸿奉高旭之命,领旭卫镇及其从属的十个预备营,将近二万人马,向驻扎在泉州城的绿营将领金声桓部推进,以呼应高旭从海澄发起光复漳州府的战役。

        初五,金声桓领数万绿营兵在惠安迎战旭卫镇,遭到大败。

        三日后,金声桓退守泉州城,接到勒克德浑的撤退命令。

        在旭卫镇的火线推进下,金声桓部的绿营清兵本来就军无战志,接到撤退命令下,更是兵败如山倒。

        初十,金声桓领部退到同安,又遭到旭卫镇前锋的追击,又大败。

        十三日,金声桓终于退到漳州城。但这时漳州城已在甘辉的安义镇的围困下。

        高旭执行围城打援的计划,命赵天武部、甘辉部迎击金声桓。

        随后,徐鸿也领着旭卫镇开到漳州城下,金声桓在同盟军两镇人马的前后攻击下,再次大败。

        金声桓见救援漳州无果,只得领着数千残兵败将向漳州北边的漳平城退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