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六章 闽海风云 四 (3 / 4)
所以,趁着清军的主力在闽东福州及闽南漳州、泉州地区,在福宁、建宁兵力空虚的时候,高旭决定派出旭卫镇的一个预备营,由一个名叫耿云的旭卫镇营级统领为首,在刘中藻的协助下,途径福宁州,然后收复建宁城。
那个耿云曾经是当初**中的黑脸宪兵。**后,高旭颇为赏识他的忠于职守,以及耿直的性格,就让他加入旭卫镇。后来他作战勇敢,立下战力,再加同盟军初创,提拔军官不拘一格,所以,他从队长一直升职到统领。而这次,高旭也是付以重任。
而刘中藻是福安本地人,又身为隆武朝大学士,在闽东北民间有极大的号召力。
此外,高旭又调拨出以蓝登为首的三百闽地豪杰,加入耿云的营伍中。到时,文政上有刘中藻主持,军事上有耿云、蓝登的镇守,再招募一些本地义士,足以守住在闽北地区的门户。
当夜,当高旭领着周福生、甘辉等人离开福宁,登上战船,连夜向福州进军时,刘中藻临别时,凝重地对高旭道“督帅,闽海局势,闽北地区虽为门户,但要害之地在于闽东。只要督帅明日夺取了闽安镇,外拒闽南的郑氏水师,内破福州的满兵主力,光复指日可待。此外,微臣曾听闻张载宁、曾仲寒等人,尚在金厦之地,飘泊海外。此俩人皆忠烈之士,绝不事贰降鞑。如有一日,督帅寻之,可辅闽事。”
高旭点点头,这刘中藻所说的张载宁,就是张肯堂,曾仲寒,就是曾樱,都是隆武朝的重臣。他们本想从海道招募义师,但被郑芝龙所阻,一直滞留金厦一带。由于他们与刘中藻的交情素来相厚,所以,刘中藻回到福建,自然不忘旧谊。
∶∶∶∶∶∶
隆武二年,二月二十一日,上午。
闽安。
经过一晚的航行,次日凌晨,高旭从福宁来到福州以东五十多里的闽安镇。
这次南下,自从崇明岛出发之后,高旭要同盟舰队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福建,为的是争夺这个闽这镇。在凌晨时分,在包洪志的接应下,作为先锋的史必达部,就已经占领了闽安镇,琅琦岛。赵天武的水师陆战营,则是控制了闽江天险——“闽安门”。
闽安,以“闽赖其安”而得名。闽安雄镇闽江最下游,江流到此,突地狭窄了——南岸石龙山与北岸红山夹峙形成闽江最窄处,落潮时江面宽度仅330米,这就是俗称的“闽安门”。闽安也因了这个天险,成为福州的“省城第一门户”。
在高旭的计划中,派遣刘中藻以及耿云的旭卫镇预备营进入闽北地区,控制建宁府城,及仙霞关、分水关俩个关隘。至于闽南地区的金、厦二岛,漳、泉二府,那是郑氏家族的腹心地区,以同盟水师的力量,在海路上根本没有直捣黄龙的实力,高旭当然不能冒险。
决定福建局势的是省城福州。
勒克德浑的三千满兵主力,就是驻扎在福州。还有郑氏家族的家主,郑芝龙现在仍然还在福州。至于福建明军的主力,则是集结在安平地区,郑芝龙为了表现诚意,自己只是带着五百士兵来福州拜见勒克德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