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四章 闽海风云 二 (1 / 4)
(月初写得有点急,写出的章节自我感觉不好,有欲则不达的感觉。所以,停了一周,理了理思路,因为历史被高旭凌乱了,怎么展得要推敲推敲。在构思情节时,总觉得有不合理的地方。于是,又重看了一篇顾城先生的《南明史》,看得痛心疾之余,又想,最大的不合理,不是我们的yy小说,而是这部历史啊。
比如说,郑成功算是杀伐果断的主,他领着十万大军,兵临南京城下,却是磨磨矶矶,再怎么骄狂自大,怎么也不会蠢到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哪?!他脑子秀逗啦?!由着清兵援军入城,初战失利,就一触而溃,退出长江。海盗思维,实在难当中兴大任。下次文中高旭遇到郑森,得k他一顿。
还有李定国,孙可望没反的时候,他打仗很厉害,尼堪、孔有德全败亡了。孙可望同室操戈败北降清之后,李定国主政永历政权,据有云贵地区,兵力还很强盛,但李定国是将才,而非相才,他用人不当,心胸不够宽广,容不下孙可望的旧部,猜疑刘文秀,以至清兵三路而攻,李定国又是一败涂地。不说了,越说越无语。
另,还有半个月,百万字承诺没过失效期。我继续努力,请兄弟们继续支持。明天开始恢复更新。前几章略有修改,看过的就不需再看了。)
进入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以来,尽管现在的天下大势与高旭印象中的历史面目大相径庭,因为去年同盟军在江南苏松地区的崛起给予满清重创,但在全局来说,满清坐拥南北二京,仍然占据了绝对优势。
在湖北,原为大顺军残部李锦、高一功所部在隆武朝湖广巡抚堵胤锡的努力下,接受联明抗清,改编为“忠贞营”。堵胤锡是南明少有的具有战略眼光的大臣,他整编忠贞营之后,趁着满清重兵云集江浙,湖北清军兵力空虚的形势,不失时机地以忠贞营动恢复湖北的荆州战役。
尽管高旭在江南牵制了清贝勒、平南大将军勒克德浑的主力,使得他挥师挺进福建,企图实现洪承畴以水制水的战略,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溯江而上驰援荆州。但在正月初,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命郑亲王济尔哈朗为定远大将军,挥师入湘,追剿忠贞营。二月中旬,忠贞营失利,被迫退入川鄂交界的贫瘠山区。
济尔哈朗入湘之后,驻守在湖南的湖广总督何腾蛟惊慌失措,湖广战局对于明军来说,越的严峻。
在四川,张献忠毁成都,弃四川,企图收复陕西老家作为基业,领大西军向川北移动。清廷侦知之后,命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挥师入陕,领平西王吴三桂部,迎击张献忠。
在福建,郑芝龙引狼入室,先撤去仙霞关的守军,使得勒克德浑领金声桓部顺利进入福建。在隆武以亲征为由奔赴赣州离开福州之后,郑芝龙又弃守福州,全师撤回他的老巢安平。至此,勒克德浑未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福州。
郑芝龙虽然决意降清,一路弃关,弃城,由着勒克德浑入主福建,但他还无法确定清廷将给凶多大的官职和爵位,所以,他把兵力集中了以安平为中心的闽南沿海,凭着强大的水上力量,作为讨价还价的本钱。同时,他派人北上福州,意图迎回儿子郑森。但勒克德浑却是推托了,反而诚邀郑芝龙亲自北上福州商议招抚事宜。
就在郑芝龙犹疑不定的时候,勒克德浑一边派遣绿营军金声桓部经延平府、汀州府追击意图入赣的隆武帝,一边又派遣奉国将军巴布泰领兵直逼泉州南安,障显清军兵威;一边又亲笔写信招降,言辞切切,直言以闽粤总督之职,虚位以待。
勒克德浑不像一般的满清亲王贝勒那般粗鄙不堪,他不仅精通汉文,写得一手好字,并且文采也不俗。
在郑氏家族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郑芝龙降清的,比如驻守厦门岛的郑彩、金门岛的郑鸿逵,以及南澳岛的陈豹。但事到如今,郑芝龙拿着勒克德浑的亲笔招降书,有了闽粤总督的确切许诺,正如历史上所载那样,为表示诚意,他虽然坐拥十万郑家军,却只领五百亲兵去福州,并且携带着他的另一个儿子郑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