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三章 闽海风云 一 (2 / 3)
∶∶∶∶∶∶
黄道周自从李中藻口中得到福建危机的消息之后,就立即打算回师勤王,但是让他想不到的是,因为清兵由赣路入闽,郑芝龙通敌买国,隆武朝廷危在旦夕的消息传出之后,浙东官绅们的态度一下子暧昧起来。
自从去年**月份,黄道周以隆武首席大学士督师的身份来到浙东,自认凭着自己的声望,浙东必定众志成城。但是黄道周的声望是有,但他没有与他声望相匹配的能力。他督师身份领原浙江总兵方国安、防倭总兵王之仁以及肃虏伯黄斌卿部的舟山水师,在进攻杭州遭到大败之后,就一蹶不振。随后,黄道周就失去了对浙江明军的实际节制能力,各部明军为了钱饷又开始闹内哄。
现在隆武朝廷危急的消息传开之后,浙东官绅又起了别样的心思。要是隆武指望不了,台州不是还有个鲁王么?去年他们本来的打算就是要立鲁王监国的,都是因为黄道周的来到才奉了隆武帝的诏书。
要是隆武有了什么三长二短,无所谓,他们就地取材,再立鲁王就好了。
至于黄道周说要领着浙东人马回福建勤王,像方国安、王之仁这些人就开始打哈哈了,皆以杭州城内清军大敌当前作为理由推托。以他们想来,那满清贝勒勒克德浑去年就镇守杭州,差点灭了他们。他们哪里还敢把脑袋向勒克德浑的刀口凑,何况福建是郑芝龙的地盘,既然他都决意降清了,以勒克德浑和郑芝龙两者的势力,他们这些浙东人马跑到人生地不熟的福建,不是纯粹找死么?
不去,绝对不去!
黄道周百般央求也是无用,只有指着大家大骂一通,然后带着当初随他来浙东的几千多人马,从舟山黄斌卿处募得数十艘船只,急急忙忙赶回福建了。当时,高旭正召开同盟大会和创建华商会,经不过隆武观察使李中藻苦口婆心的恳求,就由着如今已成为华商会会武力量的骨干——即将更名为中华舰队的高氏私家舰队,由包洪志率领,作为探路前锋,随着黄道周几千残卒先行南下了。
郑芝龙虽然敢扣押高氏商队,封锁航线,自然就等着高氏的报复。以高旭的计划,包洪志的舰队作为明面上的人马,而他领着徐鸿、楚应麟为首的旭卫镇,赵天武的水陆营,赵明月的巾帼营,将作为暗地里的人马,以便保持抢滩登陆福建的突然性,不至于遭到郑氏水师在海路上的狙击拦截。
郑芝龙虽然决意降清,但还是保留着最后的底线,没有像弘光帝江南四镇之一的刘良佐一样,缚了弘光帝献给满清主子。毕竟隆武帝是他一手扶上帝位的,总得保留一丝颜面。他只是撤了仙霞关的人马,等着勒克德浑入闽,由着满清兵进入福建。
黄道周领着几千残卒回到福州,郑芝龙也是不理不睬,他关注的是驶向金厦二岛的高氏舰队。他派出大批战舰监控高氏舰队的异动。包洪志只是依着高旭的计划,派出使者来谈判,要求释放被扣押的高氏船队,赔偿损失的物资,态度上虽然坚决,但不是强硬。
这看在郑芝龙的眼里,显然是一种外强中干的表现。以他看来,崇明高氏虽然在江南整出了一支同盟军,打出了一点名声,但在海路上,高氏舰队的实力相对于郑氏来说,着实不值一提。
高旭当然也知道这点,他就根本没有想在海上与郑氏决战。包洪志中气不足的表现,不过是为了麻痹郑芝龙的戒心罢了。
对于黄道周,郑芝龙没有阻止他见驾。黄道周的几千人马,郑芝龙当真没当他回事。
于是黄道周顺利地回到当时已改为福京的福州城内,当他与神色憔悴之极、面对困境一筹莫展的隆武帝相见时,君臣俩人忍不住抱头痛哭。
“老臣无用,”黄道周老泪纵横地道:“奉陛下旨意督师江浙,哪知时到今日,仍然一事无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