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蜀地行 (2 / 5)
大约一个月后,李定国派出打探消息的人终于确认了汤浪酒后吐的确实是真言。而这时,汤浪在李定国的招揽下,成为大西军的一名小头目。对于汤浪来说,参加大西军,不像江阴守城,无关乎忠义,纯粹是为了混口饭吃。
**底的某一日,在李定国的引见下,汤浪在成都有幸参见了在四川称帝整整一年的大西朝皇帝张献忠。
“你就是那个江阴小子?”大西皇帝饶有兴趣地饶着汤浪走了一圈,道:“老子神鬼不敬,但对于宁死留发不留头的江阴人还是有几分佩服的。”
这个时候,江阴反抗剃发令的誓死抗清,以及江南同盟军崛起的事迹已在李定国的打探下,传到了四川。至于邬含蓄的情报渠道在短时间内,还没有染指四川的能力,最远只能达到湖广荆襄等地。但荆襄已达四川的门户之处。
张献忠在四川威势极盛,一张黄脸下充满着杀戮与暴虐的扭曲感,一般人见了他免不得心惊肉跳,但汤浪却是神情自若,光是这份镇定,便让一侧的李定国颇为欣赏。但今日张献忠突然命他带汤浪来参见,并不知道这些会面,对于汤浪来说,是祸还是福。
张献忠见了汤浪不卑不亢的表情,哈哈大笑,拍着他的肩膀,道:“听你说这年头没杀过鞑子的,统统枉称英雄好汉?”
李定国听罢张献忠的话,目光不由得一凝,他这个养父向来喜怒无常,要起杀心从来不讲道理,他急忙上前解释道:“父皇,那是志远酒后乱语罢了。要论天下英雄,又有谁出父皇左右?”
张献忠瞧了养子一眼,又瞧瞧汤浪,目光游离,不由心中想着什么。而李定国却是急了,这汤浪说这年头没杀过鞑子的,统统不是英雄好汉,便眼前这个大西皇帝,平生杀人盈野,唯独就是没有杀过一个鞑子,以汤浪的话来说,那他岂不是算不上英雄好汉?至于他的同乡李自成,虽然已兵败身亡,但好呆去年在山海关一片石战场,与满清铁骑火拼了一场。而在历史上,张献忠在一六-四七初的出川途中的西充,打探满清豪格部的入川人马时,光一个照面,就让人家一箭射死了。
汤浪见李定国急着为他辩解,情知祸从口出,但他性子倔强,说过的话从不改口,竟是又道:“没错,鞑子要留头不留发,我们江阴人却是要留发不留头。所以,平生未染鞑子血,纵称英雄也枉然。”
李定国见汤浪如此不知死活,正急着想用什么言辞来迂回,见张献忠脸色一沉,心中叫了一声糟,却听张献忠拍案道:“平生未染鞑子血,纵称英雄也枉然。没错,老子兵出川北,杀**鞑子去。”
自从张献忠去年在成都称帝以来,他在四川的扩张并没有多大的作为。在川东,他在三月份命养子之一的抚南将军刘文秀水陆并进,夹攻重庆,却被重庆明军守将曾英伏击败北。在川南,又有明参将扬展部的威胁,张献忠屡次派出攻打,也是屡屡败北。而且在他的屠刀下,川人越发对大西朝离心离德,这让张献忠有穷途末路之感,心情极为郁闷,只有靠杀戮泄愤。
川东受阻于曾英,川南又受阻于扬展,川民又离心离德,流民起家的张献忠又心生去意。何去何从?唯有向川北出川回陕西老家。去年还有李自成堵在川北,但如何大顺军李绵、高一功残部在隆武政权的招揽下,改编为忠贞营,正攻打荆州城,想谋一块生息之地,自顾不暇,哪里会来挡他的路。只是这时的陕西已在清军的控制之下。
所以,张献忠要想回老家,只有杀尽盘踞在陕西的鞑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