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时代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大时代 (1 / 2)
        在明末经济繁荣的江南,正是资本主义出现萌芽的时期,尽管这种资本主义的展是无序而又混乱的,但大量的民间资本使得商人成为一个新型的社会阶层,比如以崇明高氏为的大海商,以及以江阴商人程璧为代表的徽商,这种资本力量在经济展上需要引导,在政治上需要给予相应的社会地位,而不是明末重农抑商、视经商为贱业、动辄海禁扼杀商贸的国策。(请记住我nbsp;高旭的同盟会,正是吸引了这股商业资本,他才筹措到大量的钱粮用于同盟军的扩张。而且,高旭自己身为崇明高氏的少主,也是大海商的代言人。

        明末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展,为高旭既定的重商主义方针,提供客观的前提条件。唯有奉行重商主义,才能打破闭关锁国,才能有逐利的驱动力来进入大航海时代,与西方的殖民者争夺世界性的诸如南海、澳洲、美洲的全球资源,而不是大家关起门来窝里斗,好不容易大一统了,便以天朝上国自居,又进入固步自封的循环。

        除了经济上已构成资本主义展的客观环境之外,而在政治上,摄政王多尔兖一道剃令,又为朴素的民族主义的萌芽提供了条件。自秦代以来,无数的王朝更替,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不乏有异族入主中原,但都没有要求百姓剃的昏招。但历史上证明,摄政王多尔兖这一招并不昏,在这个时代,冠犹如一道处女膜,一旦捅破之后,就让这些满清鞑子奴役了华夏二百七十多年。并且这种奴性阴魂不散地持续到高旭所处的那个时代。

        既然来到这个时代,身为后世人的高旭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一个民族的沉沦从眼前开始?!

        这是一个大厦已倾的时代,也是一个破而后立的时代。

        如果高旭没有亲身经历过江南这种“留头不留,留不留头”的反抗剃令运动,还真的难以置信这些大明百姓视冠比性命还要重。因为这种民族性骨子里的特质,在他的时代早已遗弃了。

        他身临其境时,他才感同身受。

        他感受到一个民族久违的血性与坚持!

        这种观念曾经使当时来华的葡萄牙商人惊诧万分。他们无法理解,女真鞑靼侵占了他们的土地,他们忍了,霸占他们的江山,他们也忍了,只是要剃他们的头时,他们终于不忍了。(读看看小说网)他们为了冠而誓死抗争,血战至死也在所不惜。

        这些西方人是无法理解的,他们不知道在这冠之中,有着一个民族的传承,有着一个民族的尊严!

        而满清鞑子却是要阉割这份传承,这份尊严!

        当江阴倡的“头可断,不可剃也!”时,正是一个民族为尊严而奋斗的先声!

        正因为在这样的先声之中,高旭才能顺应时势,以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纲领,把朴素的民族主义观念深入人心,把这些捍卫尊严的反抗力量聚沙成塔,才把钱谦益口中所谓的“三吴之地,民风柔弱,不须大兵征讨,传檄而定”的江南,成为成千上万的满清铁骑的葬身之所。

        所以,高旭以重商主义调动这个民族的进取心和开拓精神,把江南百姓在反抗剃令中所形成的朴素民族主义,升华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源动力。

        但是,在这个留不留头、活人不及死人香的时代里,如果将来有朝一日,牺牲无数的英烈,终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后,难道又要把这个民族禁锢在极端的皇权下,在破与立之间不断轮回的怪圈当中么?

        高旭当然不愿意。

        但幸好这个时代有他需要的一切东西。

        除了明末时期资本主义的萌芽让高旭有了实行重商主义的土壤,以及反抗剃令让高旭能够倡导近代朴素民族主义之外,还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也产生的反对封建的思想。比如明末诞生了三大思想家,除了让高旭寄以重任的顾炎武之外,还有黄宗羲、王夫之俩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